400
正文

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市宁河区潘庄医院收治的70例脊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扫描辐射剂量(CTDIvol值、DLP值)和扫描图像指标(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51、89.333,P=0.000)。扫描后,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18);而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699)。结论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少,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且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脊椎损伤;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影像学特征;期刊发表
       脊椎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方式的变革,脊椎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脊椎损伤往往是因为脊椎的某一部位在遭受强大外力挤压而造成椎体普遍变形、椎体骨折或外力经脊椎上下传导至脊柱等造成的[1]。如果未能对脊椎损伤患者采取及时、准确的诊断,会延迟脊椎损伤的治疗进程,损害整个脊柱系统,甚至造成下肢瘫痪或全身瘫痪,大大增加了致残与致死的风险,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2]。因此,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而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椎损伤的临床诊断中,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剂量的选择尚存有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5例。低剂量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80岁,平均(41.83±2.66)岁;病程1d至6个月,平均(3.09±0.37)个月;脊椎损伤类型,硬膜囊棘突骨折10例,椎弓骨折8例,横突骨折7例,压缩骨折5例,爆裂骨折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8例,摔伤7例,斗殴2例,其他9例。高剂量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4~81岁,平均(42.55±2.73)岁;病程1d至5个月,平均(3.11±0.46)个月;脊椎损伤类型,硬膜囊棘突骨折9例,椎弓骨折9例,横突骨折6例,压缩骨折6例,爆裂骨折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6例,斗殴1例,其他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脊椎损伤的相关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异常。
1.2  方法
       两组均行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选用东软公司生产的NeuViz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嘱患者在检查床中间保持俯卧姿势,根据X线影像提供的患者的脊椎损伤范围进行扫描,保持扫描线和椎管水平。
       参数设置:高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层厚1mm,螺距1.0,厚层0.625mm,重建矩阵512×512,单次扫描时间持续在15~18s;低剂量组管电压120kV,参考管电流60mA,螺距0.3mm,间距0.33mm,层厚间隔0.67mm,采集范围2.0mm×6.0mm,准直2mm。
       将扫描后的数据传送至计算机3D工作台,利用3D处理技术及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数据的诊断分析,先对脊椎损伤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利用表面遮盖成像重组技术进行有效观测,根据人体解剖坐标轴原则进行图像重建,左右横轴为X轴,上下纵轴为Z轴,围绕X轴、Z轴对前位、后位、内侧位、外侧位、俯视位及仰视位进行标准像的摄取;在扫描结束后,由3名脊椎骨科放射医师负责阅片,经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后,做出诊断,并记录。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扫描前后的辐射剂量,包括CTDIvol值、DLP值;比较两组扫描前后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辐射剂量
        扫描后,低剂量组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_期刊发表




表1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
2. 2 扫描图像指标
       扫描后,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稍微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_期刊发表




表2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
3、讨论

      脊椎损伤是由于脊椎的某一部位遭受巨大外力的冲击所致。不同程度的损伤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如脊椎骨折脱位及爆裂骨折会造成脊髓水肿、脊髓出血及脊柱断裂;而单纯压缩骨折会对脊髓造成轻微的损伤[4-5]。因此,临床需采取准确且高效的诊断方式,为后期的针对性治疗提供较为科学、详实的影像学依据。
       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均能实现对腰椎、颈椎随意角度的扫描图像重建,在平面及立体维度上都不被损伤角度所限制。两者均能够清晰呈现脊椎骨质增生情况,准确测量出椎管前后径的距离,清晰显示脊椎两侧横突孔的狭窄程度,呈现出横突孔、椎间孔、椎管、小关节及椎间盘组织的立体结构,使得诊断医师对患者脊椎损伤病灶的形态、损伤位置、损伤结构、损伤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观测更为直观,大大地降低了肉眼观察的不准确性,进而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的发生。低剂量螺旋CT扫描具有如下优势:(1)其能很好地显示出局部病灶情况和细小骨折,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且能够在容积扫描后进行多方位重建,从而实现对脊椎损伤的准确定位及定量诊断;(2)在进行扫描过程中,能同步获取4个(或以上)层面的投影图像数据;(3)扫描时间短,几秒钟就可完成对脊椎损伤部位的扫描,可最大限度缩短检查时间;(4)可减少对螺旋CT管球的耗损程度,延长CT球管的使用时长。
       有研究表明,扫描时承受的辐射剂量越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性越强[6]。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5%~2.0%的肿瘤可能是由之前使用CT产生的放射剂量引起的[7]。因此,扫描时的辐射剂量的选择尤为重要。评估低剂量螺旋扫描的主要参数是图像质量,图像噪声越大,图像质量越低。管电流与扫描时间的乘积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保证管电压不变,适当降低管电流的方式来实现低剂量,既不会对骨骼造成很大影响,又能得到无明显衰减的成像效果,影像质量及空间分辨力并未明显减弱,应用价值较好[8]。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后,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少,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不会影响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王俊平.探讨脊椎骨折的CT、磁共振成像与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3):24-26.
[2]孙亮.X线平片、CT及磁共振成像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1):49-51.
[3]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792.
[4]杨志永.多层面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118-120.
[5]陈欢,郭璇,程中华.脊柱外伤患者的CT及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18-120.
[6]信亚周,张云轩.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辐射卫生,2019,28(1):109-112.
[7]BrennerDJ,HallEJ.ComputedTomography—AnIncreasingSourceofRadiation[J].NEnglJMed,2007,357(22):2277-2284.
[8]肖世骞,耿欣.低剂量螺旋CT的研究进展[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3):319-320.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
〔摘要〕目的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天津市宁河区潘庄医院收治的70例脊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5例,比较两组扫描辐射剂量(CTDIvol值、DLP值)和扫描图像指标(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结果低剂量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2.851、89.333,P=0.000)。扫描后,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27,P=0.018);而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89,P=0.699)。结论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少,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且诊断价值高。
〔关键词〕脊椎损伤;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影像学特征;期刊发表
       脊椎损伤是临床常见的骨科疾病。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以及交通方式的变革,脊椎损伤的发病率呈逐年升高趋势。脊椎损伤往往是因为脊椎的某一部位在遭受强大外力挤压而造成椎体普遍变形、椎体骨折或外力经脊椎上下传导至脊柱等造成的[1]。如果未能对脊椎损伤患者采取及时、准确的诊断,会延迟脊椎损伤的治疗进程,损害整个脊柱系统,甚至造成下肢瘫痪或全身瘫痪,大大增加了致残与致死的风险,严重损害患者的身心健康[2]。因此,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而言,做到早诊断、早治疗对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被广泛应用于脊椎损伤的临床诊断中,且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关于剂量的选择尚存有争议。基于此,本研究旨在探讨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在脊椎损伤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2017年8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70例脊椎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螺旋CT扫描剂量的不同分为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5例。低剂量组男18例,女17例;年龄25~80岁,平均(41.83±2.66)岁;病程1d至6个月,平均(3.09±0.37)个月;脊椎损伤类型,硬膜囊棘突骨折10例,椎弓骨折8例,横突骨折7例,压缩骨折5例,爆裂骨折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9例,高处坠落8例,摔伤7例,斗殴2例,其他9例。高剂量组男19例,女16例;年龄24~81岁,平均(42.55±2.73)岁;病程1d至5个月,平均(3.11±0.46)个月;脊椎损伤类型,硬膜囊棘突骨折9例,椎弓骨折9例,横突骨折6例,压缩骨折6例,爆裂骨折5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7例,摔伤6例,斗殴1例,其他11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实用骨科学》[3]中脊椎损伤的相关标准;签署知情同意书且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患有心、肝、肾等脏器疾病;严重骨质疏松;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免疫系统异常。
1.2  方法
       两组均行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选用东软公司生产的NeuViz16排螺旋CT进行扫描;嘱患者在检查床中间保持俯卧姿势,根据X线影像提供的患者的脊椎损伤范围进行扫描,保持扫描线和椎管水平。
       参数设置:高剂量组管电压120kV,管电流120mA,层厚1mm,螺距1.0,厚层0.625mm,重建矩阵512×512,单次扫描时间持续在15~18s;低剂量组管电压120kV,参考管电流60mA,螺距0.3mm,间距0.33mm,层厚间隔0.67mm,采集范围2.0mm×6.0mm,准直2mm。
       将扫描后的数据传送至计算机3D工作台,利用3D处理技术及图像工作站进行图像数据的诊断分析,先对脊椎损伤患者的扫描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利用表面遮盖成像重组技术进行有效观测,根据人体解剖坐标轴原则进行图像重建,左右横轴为X轴,上下纵轴为Z轴,围绕X轴、Z轴对前位、后位、内侧位、外侧位、俯视位及仰视位进行标准像的摄取;在扫描结束后,由3名脊椎骨科放射医师负责阅片,经讨论并取得一致意见后,做出诊断,并记录。
1.3  临床评价
       比较两组扫描前后的辐射剂量,包括CTDIvol值、DLP值;比较两组扫描前后的图像噪声、图像质量评分等指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辐射剂量
        扫描后,低剂量组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_期刊发表




表1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
2. 2 扫描图像指标
       扫描后,低剂量组的图像噪声稍微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_期刊发表




表2 两组辐射剂量比较(xˉ±s )
3、讨论

      脊椎损伤是由于脊椎的某一部位遭受巨大外力的冲击所致。不同程度的损伤类型具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表现,如脊椎骨折脱位及爆裂骨折会造成脊髓水肿、脊髓出血及脊柱断裂;而单纯压缩骨折会对脊髓造成轻微的损伤[4-5]。因此,临床需采取准确且高效的诊断方式,为后期的针对性治疗提供较为科学、详实的影像学依据。
       常规剂量及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均能实现对腰椎、颈椎随意角度的扫描图像重建,在平面及立体维度上都不被损伤角度所限制。两者均能够清晰呈现脊椎骨质增生情况,准确测量出椎管前后径的距离,清晰显示脊椎两侧横突孔的狭窄程度,呈现出横突孔、椎间孔、椎管、小关节及椎间盘组织的立体结构,使得诊断医师对患者脊椎损伤病灶的形态、损伤位置、损伤结构、损伤范围及与周围组织关系的观测更为直观,大大地降低了肉眼观察的不准确性,进而减少误诊或漏诊情况的发生。低剂量螺旋CT扫描具有如下优势:(1)其能很好地显示出局部病灶情况和细小骨折,具有较高的空间分辨力,且能够在容积扫描后进行多方位重建,从而实现对脊椎损伤的准确定位及定量诊断;(2)在进行扫描过程中,能同步获取4个(或以上)层面的投影图像数据;(3)扫描时间短,几秒钟就可完成对脊椎损伤部位的扫描,可最大限度缩短检查时间;(4)可减少对螺旋CT管球的耗损程度,延长CT球管的使用时长。
       有研究表明,扫描时承受的辐射剂量越大,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性越强[6]。来自美国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1.5%~2.0%的肿瘤可能是由之前使用CT产生的放射剂量引起的[7]。因此,扫描时的辐射剂量的选择尤为重要。评估低剂量螺旋扫描的主要参数是图像质量,图像噪声越大,图像质量越低。管电流与扫描时间的乘积与辐射剂量呈正相关。本研究通过保证管电压不变,适当降低管电流的方式来实现低剂量,既不会对骨骼造成很大影响,又能得到无明显衰减的成像效果,影像质量及空间分辨力并未明显减弱,应用价值较好[8]。本研究结果显示,低剂量组CTDIvol值、DLP值均明显小于高剂量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扫描后,低剂量组图像噪声稍高于高剂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图像质量评分无明显减弱,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针对脊椎损伤患者行低剂量螺旋CT三维成像技术扫描,患者所受辐射少,图像质量无明显下降,不会影响诊断结果。
[参考文献]
[1]王俊平.探讨脊椎骨折的CT、磁共振成像与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3):24-26.
[2]孙亮.X线平片、CT及磁共振成像对脊椎骨折的不同诊断价值[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11):49-51.
[3]陆裕朴,胥少汀,葛宝丰,等.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1:792.
[4]杨志永.多层面螺旋CT三维重建对脊椎骨折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11):118-120.
[5]陈欢,郭璇,程中华.脊柱外伤患者的CT及MRI影像表现及诊断价值比较[J].中国CT和MRI杂志,2016,14(7):118-120.
[6]信亚周,张云轩.螺旋CT低剂量扫描在肺部疾病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中国辐射卫生,2019,28(1):109-112.
[7]BrennerDJ,HallEJ.ComputedTomography—AnIncreasingSourceofRadiation[J].NEnglJMed,2007,357(22):2277-2284.
[8]肖世骞,耿欣.低剂量螺旋CT的研究进展[J].中国辐射卫生,2015,24(3):319-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