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6.154,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补阳还五汤;温针灸;临床疗效;论文发表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属脑组织坏死的一种[1]。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也很高,一旦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并发症,造成肢体功能减退,身体行动不便[2]。脑卒中为一种脑血管损伤疾病,会引起明显的血管堵塞、肢体行动受限和组织缺氧[3],会引发患者脑部动脉供血不足或损伤患者脑部正常功能,对患者危害非常大,发病后需立即进行救治,否则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是脑功能永久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患病后的症状主要包括肌肉、肢体障碍等,中医将缺血性脑卒中归类为“中风”范畴,而气血不调、阴阳失调是其根本原因,与患者的血气运行状况有关。中医认为中风会造成静脉堵塞和气虚供血不足等症状,进而使疾病加重。针灸治疗脑卒中是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方法,临床经验较多,而关于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76例,女74例;年龄49~71(55.8±8.3)岁。对照组男74例,女76例;年龄48~72(56.4±8.2)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2组患者或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血压、调节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当归尾、川芎各10g、黄芪30g、桃仁、地龙、红花各6g、赤芍15g,每天1剂,水煎煮后分2次服用;同时联合温针灸治疗,取患者内关穴、三阴交、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太冲、极泉穴为主进行针灸治疗,另外以曲池、内庭、丰隆为次要穴位;阴虚者,针刺太溪穴和风池穴;上肢不遂者,针刺合谷、手三里、肩髃穴;下肢不遂者,针刺梁邱、风市、上巨虚、下巨虚、承山穴。2组均治疗20d。
1. 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 4 疗效评定标准[5]
       痊愈: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6.154,P<0.05)。见表1。
表1 2 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 ]_论文发表




表1 2 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 ]
2. 2 NIHSS 评分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xˉ±s,分)_论文发表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xˉ±s,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组织坏死的疾病,会引发患者脑部动脉供血不足或损伤患者脑部正常功能,对患者危害非常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需立即进行救治,否则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是脑功能永久损伤。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中医将缺血性脑卒中划分“中风”范畴,导致该病发生与患者气血虚弱、血瘀于脑有着直接的关系[6]。而血瘀不畅则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则为改善气血,增强体质,疏通经络。有研究发现针刺能刺激人体穴位,进而出现运动反射,并且促进肌肉的紧致,在燃烧艾叶的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能促进药物的进一步吸收,提高治疗效果。补阳还五汤由多种药材组成,黄芪具有健脾补益、活血通络的功效,能为人体补充元气和能量;当归具有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加上桃仁、赤芍、川芎和红花等药材,能促进血液流通,改善血液循环,诸多药材联合使用,能增加药效,将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好[7-8]。有医学研究发现,采用针灸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能改善肢体的运动调节功能,促进骨骼肌紧张能力提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补阳五还汤联合温针灸辅治对改善患者气血、增强患者体质、改善体虚症状有明显疗效。本研究结果与朱德军等[10]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明琨,赵瑞芳.补阳还五汤治疗进展型中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13-114.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01.065.
[2]郑薏,柳维林,上官豪,等.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2):217-221.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6.02.02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4.002.
[4]谈颂,常思远,宋波,等.早期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3):154-157.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2.03.003.
[5]王墨,李岩,沙丽丽.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2):228-229.
[6]李健杰,韩宝杰.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4):165-166.
[7]叶长瑞.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瘫痪后遗症35例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6,10(4):172.
[8]陈卫军.中药治疗中风恢复期34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5379-5380.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22.
[9]阮艳梅.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194-1195.DOI:10.3969/j.issn.1008-0805.2013.05.075.
[10]朱德军,杨小琼,袁婉丽,等.针灸联合通络扶正汤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干预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948-2950.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1.017.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6.154,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关键词】缺血性脑卒中;补阳还五汤;温针灸;临床疗效;论文发表
       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较常见,属脑组织坏死的一种[1]。脑卒中不仅发病率高,致死、致残率也很高,一旦治疗不及时则会引起并发症,造成肢体功能减退,身体行动不便[2]。脑卒中为一种脑血管损伤疾病,会引起明显的血管堵塞、肢体行动受限和组织缺氧[3],会引发患者脑部动脉供血不足或损伤患者脑部正常功能,对患者危害非常大,发病后需立即进行救治,否则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是脑功能永久损伤。缺血性脑卒中在临床上十分常见,患病后的症状主要包括肌肉、肢体障碍等,中医将缺血性脑卒中归类为“中风”范畴,而气血不调、阴阳失调是其根本原因,与患者的血气运行状况有关。中医认为中风会造成静脉堵塞和气虚供血不足等症状,进而使疾病加重。针灸治疗脑卒中是临床上公认的治疗方法,临床经验较多,而关于补阳还五汤的治疗效果报道较少。本研究采用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辅治缺血性脑卒中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中医医院收治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30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观察组男76例,女74例;年龄49~71(55.8±8.3)岁。对照组男74例,女76例;年龄48~72(56.4±8.2)岁。2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比较。2组患者或家属均对研究内容知情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1. 2 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包括降血压、调节血糖、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等。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补阳还五汤治疗,组方:当归尾、川芎各10g、黄芪30g、桃仁、地龙、红花各6g、赤芍15g,每天1剂,水煎煮后分2次服用;同时联合温针灸治疗,取患者内关穴、三阴交、气海、关元、血海、足三里、太冲、极泉穴为主进行针灸治疗,另外以曲池、内庭、丰隆为次要穴位;阴虚者,针刺太溪穴和风池穴;上肢不遂者,针刺合谷、手三里、肩髃穴;下肢不遂者,针刺梁邱、风市、上巨虚、下巨虚、承山穴。2组均治疗20d。
1. 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神经功能评分。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4]对2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示神经功能缺损越严重。
1. 4 疗效评定标准[5]
       痊愈:患者症状全部消失;显效:症状改善明显;有效:症状有所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善。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xˉ±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治疗效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33%,高于对照组的86.67%(χ2=6.154,P<0.05)。见表1。
表1 2 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 ]_论文发表




表1 2 组治疗效果比较[例( %) ]
2. 2 NIHSS 评分
       治疗前2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NIHSS评分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xˉ±s,分)_论文发表



表2 2 组治疗前后NIHSS 评分比较( xˉ±s,分)
3 、讨论

       脑卒中是一种脑组织坏死的疾病,会引发患者脑部动脉供血不足或损伤患者脑部正常功能,对患者危害非常大。脑卒中患者发病后需立即进行救治,否则就会造成患者出现多种并发症,甚至是脑功能永久损伤。缺血性脑卒中是一种常见的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中医将缺血性脑卒中划分“中风”范畴,导致该病发生与患者气血虚弱、血瘀于脑有着直接的关系[6]。而血瘀不畅则是造成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根本原因。因此,中医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原则为改善气血,增强体质,疏通经络。有研究发现针刺能刺激人体穴位,进而出现运动反射,并且促进肌肉的紧致,在燃烧艾叶的过程中产生的热气能促进药物的进一步吸收,提高治疗效果。补阳还五汤由多种药材组成,黄芪具有健脾补益、活血通络的功效,能为人体补充元气和能量;当归具有滋补气血、活血化瘀的功效;加上桃仁、赤芍、川芎和红花等药材,能促进血液流通,改善血液循环,诸多药材联合使用,能增加药效,将治疗效果发挥到最好[7-8]。有医学研究发现,采用针灸对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治疗,能改善肢体的运动调节功能,促进骨骼肌紧张能力提高[9]。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神经功能评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表明补阳五还汤联合温针灸辅治对改善患者气血、增强患者体质、改善体虚症状有明显疗效。本研究结果与朱德军等[10]的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综上所述,补阳还五汤联合温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明琨,赵瑞芳.补阳还五汤治疗进展型中风病的临床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4,6(1):113-114.DOI:10.3969/j.issn.1674-7860.2014.01.065.
[2]郑薏,柳维林,上官豪,等.针灸治疗脑卒中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6,31(2):217-221.DOI:10.3969/j.issn.1001-1242.2016.02.020.
[3]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5,48(4):246-257.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5.04.002.
[4]谈颂,常思远,宋波,等.早期改良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对缺血性卒中预后的预测作用[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2,45(3):154-157.DOI:10.3760/cma.j.issn.1006-7876.2012.03.003.
[5]王墨,李岩,沙丽丽.温针灸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130例[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22(2):228-229.
[6]李健杰,韩宝杰.温针灸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4,32(4):165-166.
[7]叶长瑞.补阳还五汤治疗中风瘫痪后遗症35例疗效观察[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6,10(4):172.
[8]陈卫军.中药治疗中风恢复期34例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上旬刊),2013,23(9):5379-5380.DOI:10.3969/j.issn.1004-7484(s).2013.09.722.
[9]阮艳梅.补阳还五汤联合针灸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J].时珍国医国药,2013,24(5):1194-1195.DOI:10.3969/j.issn.1008-0805.2013.05.075.
[10]朱德军,杨小琼,袁婉丽,等.针灸联合通络扶正汤在老年缺血性脑卒中偏瘫早期干预中的临床疗效[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34(11):2948-2950.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4.1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