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对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患者的疗效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CSA患者7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7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左侧、右侧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快更显著,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推拿不但可有效缓解CSA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等相关指标。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期刊发表
关键词:针灸;推拿;椎动脉型颈椎病;血流动力学;期刊发表
椎动脉型颈椎病(CSA)是一种发生率较高的颈椎病,临床症状主要为颈椎疼痛不适、眩晕以及视物模糊等[1]。此病与外伤、受风寒等因素有着密切的联系[2]。本院康复理疗科近年来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CSA 患者疗效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CSA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取俯卧位,选择百会、风池、风府、天柱、夹脊、完骨、太阳等穴位,常规消毒处理后采用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深度控制为0.8~1.5寸,留针30min/次,治疗1次/d。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首先采用拿捏手法放松患者颈项肌肉,时间5~8min,叩击肩背两侧各50次,随后从耳后向上缓慢牵拉头部,并按压错位偏歪的棘突凸起部位,其按压力度以患者即将离开座椅为佳,持续作用时间为2~3min,最后采用拿、㨰
、捏等手法对患者头、肩以及颈椎进行推拿,力度由轻至重,以患者能耐受为最大限度,治疗时间为20min/次,1次/d。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0d。
观察指标:采用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总分为3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越严重。采用彩超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xˉ±s,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侧、右侧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快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xˉ±s,cm/s)
3、讨论
西医治疗CSA的常规措施主要为扩张血管,通过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及血液循环状态[3]。中医认为CSA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劳倦内伤、痰浊中阻等因素引起,而针灸具有疏通阳气、调节机体阴阳及脏腑气血等作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更易发挥舒筋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4]。因此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CSA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可明显改善眩晕、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提示针灸联合推拿可明显缓解CSA患者临床症状。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可明显增快左侧、右侧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提示针灸联合推拿可明显改善CSA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分析原因主要为[5]:①针灸治疗可有效刺激患者颈椎部位附近的周围神经,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明显祛除滞留在机体内的寒湿邪气,从而起到治愈的作用;②推拿可在某种程度上纠正颈椎关节错位,使颈动脉空间得到明显增大,进而解除颈动脉压迫状况,显著改善血液循环状态;③推拿按摩相关穴位可有效松弛紧张状态的肌肉组织,降低肌肉痉挛现象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状况的改善。针灸和推拿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发挥更好的协同效应作用,促进机体生理代谢速度,显著改善机体组织营养状态,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但可有效缓解CSA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参考文献
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CSA患者74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措施进行治疗。①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针灸治疗,取俯卧位,选择百会、风池、风府、天柱、夹脊、完骨、太阳等穴位,常规消毒处理后采用平补平泻法进行针刺,深度控制为0.8~1.5寸,留针30min/次,治疗1次/d。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推拿治疗,首先采用拿捏手法放松患者颈项肌肉,时间5~8min,叩击肩背两侧各50次,随后从耳后向上缓慢牵拉头部,并按压错位偏歪的棘突凸起部位,其按压力度以患者即将离开座椅为佳,持续作用时间为2~3min,最后采用拿、㨰

观察指标:采用相关标准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情况,总分为3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相关临床症状越严重。采用彩超检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情况。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用(xˉ±s)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变化比较(xˉ±s,分)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左侧、右侧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较治疗前明显增快,且观察组较对照组增快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液动力学指标比较(xˉ±s,cm/s)
3、讨论
西医治疗CSA的常规措施主要为扩张血管,通过明显增加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从而显著改善患者相关临床症状及血液循环状态[3]。中医认为CSA是由于肝肾不足、气血亏虚、劳倦内伤、痰浊中阻等因素引起,而针灸具有疏通阳气、调节机体阴阳及脏腑气血等作用,推拿联合针灸治疗更易发挥舒筋活血、理气止痛的作用[4]。因此本研究采用针灸联合推拿治疗CSA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可明显改善眩晕、恶心呕吐、颈肩痛、头痛等临床症状积分,提示针灸联合推拿可明显缓解CSA患者临床症状。此外本研究还发现,观察组可明显增快左侧、右侧收缩期峰流速及舒张期末峰流速,提示针灸联合推拿可明显改善CSA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情况。分析原因主要为[5]:①针灸治疗可有效刺激患者颈椎部位附近的周围神经,具有疏通经络的作用,可明显祛除滞留在机体内的寒湿邪气,从而起到治愈的作用;②推拿可在某种程度上纠正颈椎关节错位,使颈动脉空间得到明显增大,进而解除颈动脉压迫状况,显著改善血液循环状态;③推拿按摩相关穴位可有效松弛紧张状态的肌肉组织,降低肌肉痉挛现象的发生率,从而显著改善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促进颈椎部位血液循环状况的改善。针灸和推拿两种方法联合应用可发挥更好的协同效应作用,促进机体生理代谢速度,显著改善机体组织营养状态,从而起到较好的治疗作用。
综上所述,针灸联合推拿治疗不但可有效缓解CSA患者的临床症状,还可明显改善血流动力学指标。
参考文献
[1] 尚仲新,王金贵.辨证推拿用于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治疗的应用价值[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11):2139-2141.
[2] 李必保.推拿联合针灸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症状体征总积分和椎动脉血流状态的影响[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16,36(9):82-85.
[3] 金群雷.推拿联合补肾活血汤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血液流变学及血流速度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4,36(2):247-249
[4] 程浩文,师彬,王涛,等.针灸联合推拿手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的疗效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颈椎活动度的影响[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8,18(11):2127-2131.
[5] 郭福,罗柳阳,梁建华.颈痛汤配合针刺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68 例临床研究[J].中医药导报,2014,20(3):27-30.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