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以是否实施细致化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干预后出院时患者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自知力、依从性较高,精神症状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细致化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自知力、依从性,而且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细致化护理模式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期刊发表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不明的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多亚急性起病,为症状各异的临床综合征,以情感、行为、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此病症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病情较重,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临床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结合细致化护理模式,既可以改善其精神症状,又能辅助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3]。本次研究针对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其病历资料,将是否实施细致化护理模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40.59±10.34)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22±0.85)年。干预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岁~60岁,平均年龄(41.06±10.57)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2±0.91)年。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参照精神障碍诊断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进行评价[4]。纳入标准:与诊断标准相符者;无任何禁忌证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症状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有非成瘾性物质滥用史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入院后,给予相应的临床检查和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常规专科护理。基于此,干预组应用细致化护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普及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让其了解治疗方案,提高治疗配合度。②心理指导:了解患者的病史与相关知识水平,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因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恢复期内易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治疗信心较差,故在护理中通过关心、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治疗信心,并指导自我心境调节方法,提高临床配合度与护理措施落实。③生活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易伴智力障碍,使得其出现行为困难与欠缺,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日常生活行为困难者一定的帮助,培养其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通过提高认知力,使其认识到坚持服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找到认同感,摆脱交流不适感,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④营养干预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使其处于高能量代谢状态下。因此,在饮食干预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帮助其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促使病情尽快康复。⑤康复训练指导:在精神疾病治疗中,通过改善患者的社会价值,促使其可以充分地融入到社会中。治疗前期,由于患者自身因素的限制,患者无法参与相关性活动;随着病情的好转,在其认知能力恢复良好的情况下,鼓励积极参与到相关职业活动中,促使患者尽快掌握相关职业技能,预防其与社会脱节。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自知力应用SAI量表评价,包括3个分量表,7个条目,分别以0~2分评价,总分14分,分数越高自知力恢复情况越好。依从性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实施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高。精神症状评分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实施评价,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阳性与阴性症状各7项(得分范围分别为7~49分),一般精神病理16项(得分范围16~112分),每个项目1~7分,1为无,7为极重度,三项平均总分70分以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评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2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2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明显,且干预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比较(xˉ±s,分)_期刊发表










表1  2 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比较(xˉ±s,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人群,以无意识障碍与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较重,且迁延难愈[6],对患者及家庭产生严重影响。目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多实施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只针对病情出发,在社会、心理干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其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较复杂,其发生与社会压力、家庭关系、患者自身等有一定的关系,而通过细致化护理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护理指导与干预,可提高患者整体机能。细致化护理模式遵循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等方面,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做到规范和细化,从而提高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恢复效果。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自知力、依从性较高,精神症状评分较低(P<0.05)。在细致化护理模式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信任感,拉近与其的关系,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积极应用家庭与社会因素,多关心、支持、呵护患者,改善其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自知力,促使病情尽快康复[7];给予心理指导,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实施营养干预,改善代谢水平的同时增强营养干预,提高机体抵抗能力;给予康复训练指导,为患者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细致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具用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辛云香.细致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4):426.
2、张玉荣.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30、138.
3、何利萍.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8):79-80.
4、朱晶影.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4):3729-3730.
5、李焱容.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04-205.
6、邓美仙,阙加粦.细致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3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0):177-178.
7、宋小爱,李虹娟.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2):1903-1905.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
【摘要】目的分析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病历资料,以是否实施细致化护理模式为分组依据。对照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30例采用细致化护理模式,对比2组干预后出院时患者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结果相较于对照组,干预组自知力、依从性较高,精神症状评分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细致化护理模式,不仅能提高自知力、依从性,而且可改善患者精神症状,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细致化护理模式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期刊发表
       精神分裂症是病因不明的一种重性精神疾病,多亚急性起病,为症状各异的临床综合征,以情感、行为、感觉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随着病情的进展,部分患者会出现认知功能障碍[1]。此病症病程迁延,易反复发作,病情较重,给家庭与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临床发现,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治疗中结合细致化护理模式,既可以改善其精神症状,又能辅助提高治疗效果,促使患者病情尽快康复[3]。本次研究针对细致化护理模式对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改善情况的影响进行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在2017年6月—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60例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开展研究,分析其病历资料,将是否实施细致化护理模式作为分组依据,分为对照组(30例)、干预组(30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3岁~58岁,平均年龄(40.59±10.34)岁,病程6个月~4年,平均(2.22±0.85)年。干预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22岁~60岁,平均年龄(41.06±10.57)岁,病程6个月~5年,平均(2.52±0.91)年。2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诊断标准:参照精神障碍诊断中的精神分裂症诊断标准进行评价[4]。纳入标准:与诊断标准相符者;无任何禁忌证者。排除标准:合并其他症状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者;有非成瘾性物质滥用史者;合并其他精神疾病者。
1.2 方法
       入院后,给予相应的临床检查和治疗,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即病情观察、用药指导等常规专科护理。基于此,干预组应用细致化护理模式,方法如下:①健康教育:入院后,热情接待患者,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实施科学的健康教育,普及该病的发病机制、治疗方案、注意事项等知识,让患者对自身病情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让其了解治疗方案,提高治疗配合度。②心理指导:了解患者的病史与相关知识水平,对其心理状态进行评价,给予针对性的疏导。因精神分裂症患者在恢复期内易受不同因素的影响,治疗信心较差,故在护理中通过关心、鼓励等方式,帮助患者提高康复治疗信心,并指导自我心境调节方法,提高临床配合度与护理措施落实。③生活护理指导:精神分裂症患者易伴智力障碍,使得其出现行为困难与欠缺,降低了生活质量。因此,在护理过程中,给予日常生活行为困难者一定的帮助,培养其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自理能力。让患者养成良好的服药习惯,通过提高认知力,使其认识到坚持服药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文体活动,找到认同感,摆脱交流不适感,为步入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④营养干预支持:精神分裂症患者易出现焦虑、恐惧心理,使其处于高能量代谢状态下。因此,在饮食干预中,根据患者自身情况,帮助其调整相应的饮食结构,增加营养物质的摄入,促使病情尽快康复。⑤康复训练指导:在精神疾病治疗中,通过改善患者的社会价值,促使其可以充分地融入到社会中。治疗前期,由于患者自身因素的限制,患者无法参与相关性活动;随着病情的好转,在其认知能力恢复良好的情况下,鼓励积极参与到相关职业活动中,促使患者尽快掌握相关职业技能,预防其与社会脱节。
1.3 观察指标
       对比2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自知力应用SAI量表评价,包括3个分量表,7个条目,分别以0~2分评价,总分14分,分数越高自知力恢复情况越好。依从性应用我院自制问卷调查表实施评价,总分100分,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高。精神症状评分应用阳性与阴性症状量表(PANSS)实施评价,评估患者的临床症状,包括阳性与阴性症状各7项(得分范围分别为7~49分),一般精神病理16项(得分范围16~112分),每个项目1~7分,1为无,7为极重度,三项平均总分70分以上诊断为精神分裂症,评分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5]。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应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2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2组相比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均较护理前改善明显,且干预组改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比较(xˉ±s,分)_期刊发表










表1  2 组自知力依从性精神症状评分比较(xˉ±s,分)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一种精神疾病,好发于青壮年人群,以无意识障碍与智能障碍为主要临床表现,病情较重,且迁延难愈[6],对患者及家庭产生严重影响。目前,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多实施药物治疗,但药物治疗只针对病情出发,在社会、心理干预治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影响其认知功能。
       精神分裂症患者病因较复杂,其发生与社会压力、家庭关系、患者自身等有一定的关系,而通过细致化护理模式,从不同的角度给予护理指导与干预,可提高患者整体机能。细致化护理模式遵循的是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并在此基础上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包括生理、心理、社会需求等方面,每个环节的护理工作做到规范和细化,从而提高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的恢复效果。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干预组自知力、依从性较高,精神症状评分较低(P<0.05)。在细致化护理模式中,给予患者足够的尊重,实施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提高信任感,拉近与其的关系,提高治疗护理依从性;积极应用家庭与社会因素,多关心、支持、呵护患者,改善其人际关系,提高社会适应能力,进而提高自知力,促使病情尽快康复[7];给予心理指导,缓解不良情绪,提高治疗积极性;实施营养干预,改善代谢水平的同时增强营养干预,提高机体抵抗能力;给予康复训练指导,为患者适应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综上所述,细致化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对改善患者自知力、依从性和精神症状具用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辛云香.细致化护理干预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18,35(4):426.
2、张玉荣.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CD].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26):130、138.
3、何利萍.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8):79-80.
4、朱晶影.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24):3729-3730.
5、李焱容.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14):204-205.
6、邓美仙,阙加粦.细致化护理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32例中的应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5,24(10):177-178.
7、宋小爱,李虹娟.细致化护理模式在精神分裂症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河北医药,2014,36(12):1903-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