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简述戏剧影视创作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摘要:对受众心理的良好把握有助于戏剧影视作品更好的创作。受众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共性与差异性,他们对戏剧影视作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欣赏作品时存在心理补偿的乌托邦情节。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把握好受众心理的共性与个性、适度满足受众的乌托邦情节、
平衡戏剧影视作品教化娱乐功能、处理好满足预期与打破预期的关系。
关键词:戏剧影视   受众心理  影视创作论文发表
 
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影视戏剧在受众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影视的受众们对于影视作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戏剧影视的创作中,需要对受众们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细化需求,进而更好的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大众所认与可接受的作品。
 
一、受众与受众心理
文化活动中的受众是指信息的接受者。具体到戏剧影视方面,受众主要是指影视作品的观众群体。指受受众心理是众在接受行为发生时产生的选择性心理机制,包括接受需要、动机、心理效应和心理倾向。《大众传播的效果》的作者,美国传播学学者克拉伯认为当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满足受众需要,并且在其认识范围内时,这些信息才会被注意。受众们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利、同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记忆的更清晰。
几十年来中国影视戏剧市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戏剧影视作品受众们的心理与需求也发生着改变。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观众素质不断提高、收视率与票房空前重要的今天,想要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戏剧影视作品,就必须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充分把握受众们的心理需求。
二、戏剧影视受众心理特点
戏剧影视作品的受众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各个年龄、民族、职业、文化水平等不同群体。通过对这些受众特点的多维度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其心理特点。
(一)共性与差异性
虽然影视戏剧作品的受众千差万别,但是从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视角分析,受众心理存在一定的共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心理与文化认同感。例如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文化悠久,道家儒家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国家戏剧影视受众的艺术价值取向,以及对影视戏剧作品的欣赏心理、接受心理。除了文化上的共性,在一定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定群体中的受众,他们对于戏剧影视作品的接受心理也有一定的共性。例如年龄相对年轻,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受众在电视剧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那些反应热点话题、追求小资情调、偏重新时代婚恋观、表现现代都市家庭的电视剧。
伴随着戏剧影视作品的井喷,受众的差异化表现的也愈加鲜明。大众群体、分众群体、小众群体,每个群体的受众都各自的需求。在家庭剧的选择方面,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诸如教师、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等,通常会选择反映中国传统伦理,追求家庭稳定,具有一定审美内涵的电视剧。而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如在校中学生,更喜欢表现单纯美好恋情的电视剧。基于此种原因,戏剧影视的创作中出现了类型化生产的模式。
(二)对戏剧影视作品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
与饮食、温饱需求不同,戏剧影视是用来满足受众高层次心理需求的。受众们在对戏剧影视作品的欣赏中,希望获得审美、求知、归属、尊重等诸多心理满足。近年来,戏剧影视作品的数量逐年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多、细化。但是在这些作品中,高质量的作品数量却不多。很多戏剧影视作品一味的追求高收视、高票房,却早已脱离了实际生活。有些作品价值取象扭曲,充斥着对物质生活的浮夸追求,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还有些作品为了吸引投资资金,叠加了许多商业炒作,甚至恶俗之作。这些作品可能博得了受众们一时的关注,却与广大受众对审美的追求并不相符,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耐不住对其内涵的细细揣摩。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需要意识到受众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制作出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高质量作品。
(三)心理补偿的乌托邦情节
现代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人们却整日疲惫不堪、焦头烂额。在繁忙的工作生活节奏中,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精神负担。家庭矛盾、情感饥荒、职场困惑等一些问题都成了人们精神压力的来源。许多人希望在观看影视戏剧作品,能够释放压力、获得心灵的安抚与宽慰。在理想的戏剧影视世界中,受众们在现实生活遇到的不公与挫折都会得到相应的心理补偿。这便是受众在欣赏戏剧影视作品时的乌托邦情节。在理想的世界中,人们正直善良、社会和谐、生活美满,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诸事顺利。欣赏戏剧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受众们不仅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还能获得情感的满足,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诸多压力。
想要创作出更多为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作品,就需要对受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基于受众心理的具体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作。
 
三、基于受众心理开展戏剧影视创作的策略
(一)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每一类戏剧影视作品,甚至每一部戏剧影视作品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不同的戏剧影视作品却可以反应人性中的共同点,因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全世界民族都向往的。有些影视作品可能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反映了特定民族或者文化的特征。同时,这些作品也是世界的,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属于全人类。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如果希望作品受到更多的认可与认同,戏剧影视创作者们需要融入民族特色与优秀文化。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作品可以被具有相同文化基础的受众所接受与认同,同时可以向更多的受众传递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获得更受众的认可,扩大受众群体。
戏剧影视作品还应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同质的作品很容易为受众们所厌倦,产生心理疲劳。过于相同的戏剧影视作品,同样不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欣赏需求。不同具有年龄、性别、人生经历的受众对于同一戏剧影视作品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以电视剧为例,同样年龄的女性,家庭主妇与职场女性对于电视剧类型的偏好就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对家庭伦理剧更为接受,而后者的欣赏范围则更加广泛。
把握好受众心理的共性与个性,深入受众群体,以切身体验更加真诚的创作,戏剧影视作品才可能深入人心。
(二)适度满足受众的乌托邦情节
戏剧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不同于现实生活。正是与现实生活存在不同,戏剧影视作品可以将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的巧合、不容易实现的愿望一一呈现,满足受众们心中的乌托邦情节。以人物形象为例,为了达到戏剧影视作品希望达到的冲突,创作者们通常会塑造具有特质的角色形象,他们通常具有较为鲜明的性格特色,怀有理想主义色彩。如《庆余年》中怀有人人生而平等理念,为弱者打抱不平的范闲;《白夜追凶》中为了获得案件真相,不惜多次以身犯险深入虎穴的关宏宇兄弟。这些人物在具有现实生活人们特征的同时,都带有浓郁的乌托邦色彩。
在戏剧影视作品中,一直都有弱者通过努力或机缘沉冤得雪、终的美满、皆大欢喜的情节设置。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会在开篇因悲惨遭遇获得受众的同理心,然后通过诸多冲突展现自身的美好特质,丰满人物形象,获得受众喜爱。乌托邦情节深入人心,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平衡教化与娱乐功能
作为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方式,戏剧影视作品通常具有通俗、大众、娱乐等特点。在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们可以通过深入群众实际生活、切身体察感受等方式获得真实经验。能够让受众们具有认同感的作品,才更可能为大众所接受。
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并不是戏剧影视作品的唯一目标。在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中,还应该使受众获得成长,或者拓宽认知、或者丰富经验、或者体会人情世故。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四)预期与打破预期
在戏剧影视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受众们同样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形成自己的心理预期。因此当作品欣赏结束后,不同的受众在产生共鸣的同时,还各自拥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有些作品缺乏新意,无法激发起受众们的观赏兴趣。另一些作品可能在风格、人物设定上同观众预期存在严重脱节,导致很难获得受众心理上的认同。戏剧影视的创作者们需要掌握好满足受众心理预期与打破心理预期的平衡点。
 
在进行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时,创作者们需要综合考虑受众们的心理特点,创作出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丰富大众的生活。虽然需要了解受众心理,但是适度的满足不等同于一味的迎合。创作者们在作品中需要融入自身的思考与表达,使受众在戏剧影视作品中获得身心满足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成,从受众心理学角度看家庭剧的叙事模式[D],山西大学,2013.6
2. 李娜,浅析影视艺术接受心理与作品创作[J],大众文艺,2015.2
3. 蔡惠福,周伟业,关于准确全面把握受众接受心理时代性变化的几个问题[J],新闻大学,2015.11
4. 武月琴,当代影视剧受众文化心理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2

相关热词搜索: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简述戏剧影视创作对受众心理的把握
摘要:对受众心理的良好把握有助于戏剧影视作品更好的创作。受众的心理具有一定的共性与差异性,他们对戏剧影视作品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欣赏作品时存在心理补偿的乌托邦情节。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需要把握好受众心理的共性与个性、适度满足受众的乌托邦情节、
平衡戏剧影视作品教化娱乐功能、处理好满足预期与打破预期的关系。
关键词:戏剧影视   受众心理  影视创作论文发表
 
作为大众喜闻乐见的一种娱乐休闲方式,影视戏剧在受众们的心目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随着时代的发展,戏剧影视的受众们对于影视作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在戏剧影视的创作中,需要对受众们的心理进行深入分析,细化需求,进而更好的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为大众所认与可接受的作品。
 
一、受众与受众心理
文化活动中的受众是指信息的接受者。具体到戏剧影视方面,受众主要是指影视作品的观众群体。指受受众心理是众在接受行为发生时产生的选择性心理机制,包括接受需要、动机、心理效应和心理倾向。《大众传播的效果》的作者,美国传播学学者克拉伯认为当大众媒体所传递的信息满足受众需要,并且在其认识范围内时,这些信息才会被注意。受众们对于那些自己感兴趣、对自己有利、同自己意见一致的传播内容记忆的更清晰。
几十年来中国影视戏剧市场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戏剧影视作品受众们的心理与需求也发生着改变。在以市场经济为导向、观众素质不断提高、收视率与票房空前重要的今天,想要创作出叫好又叫座的戏剧影视作品,就必须深入了解社会现状,充分把握受众们的心理需求。
二、戏剧影视受众心理特点
戏剧影视作品的受众范围十分广泛,涉及各个年龄、民族、职业、文化水平等不同群体。通过对这些受众特点的多维度分析,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把握其心理特点。
(一)共性与差异性
虽然影视戏剧作品的受众千差万别,但是从文化背景与文化传统视角分析,受众心理存在一定的共性。每一个民族都有其文化心理与文化认同感。例如我国有着五千年的文明,传统文化悠久,道家儒家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与价值观中。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决定了我们国家戏剧影视受众的艺术价值取向,以及对影视戏剧作品的欣赏心理、接受心理。除了文化上的共性,在一定年龄、性别、职业等特定群体中的受众,他们对于戏剧影视作品的接受心理也有一定的共性。例如年龄相对年轻,而文化水平相对较高的受众在电视剧的选择上,更倾向于那些反应热点话题、追求小资情调、偏重新时代婚恋观、表现现代都市家庭的电视剧。
伴随着戏剧影视作品的井喷,受众的差异化表现的也愈加鲜明。大众群体、分众群体、小众群体,每个群体的受众都各自的需求。在家庭剧的选择方面,年龄较大、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诸如教师、公务员、企业事业单位员工等,通常会选择反映中国传统伦理,追求家庭稳定,具有一定审美内涵的电视剧。而年龄较小、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体,如在校中学生,更喜欢表现单纯美好恋情的电视剧。基于此种原因,戏剧影视的创作中出现了类型化生产的模式。
(二)对戏剧影视作品的心理需求不断提高
与饮食、温饱需求不同,戏剧影视是用来满足受众高层次心理需求的。受众们在对戏剧影视作品的欣赏中,希望获得审美、求知、归属、尊重等诸多心理满足。近年来,戏剧影视作品的数量逐年增加,种类也不断增多、细化。但是在这些作品中,高质量的作品数量却不多。很多戏剧影视作品一味的追求高收视、高票房,却早已脱离了实际生活。有些作品价值取象扭曲,充斥着对物质生活的浮夸追求,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还有些作品为了吸引投资资金,叠加了许多商业炒作,甚至恶俗之作。这些作品可能博得了受众们一时的关注,却与广大受众对审美的追求并不相符,经不起时间的考验,更耐不住对其内涵的细细揣摩。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者们,需要意识到受众们日益提高的审美需求,制作出符合受众心理需求的高质量作品。
(三)心理补偿的乌托邦情节
现代社会,存在着这样一种现象:虽然衣食无忧,但是人们却整日疲惫不堪、焦头烂额。在繁忙的工作生活节奏中,人们承受着越来越多的精神负担。家庭矛盾、情感饥荒、职场困惑等一些问题都成了人们精神压力的来源。许多人希望在观看影视戏剧作品,能够释放压力、获得心灵的安抚与宽慰。在理想的戏剧影视世界中,受众们在现实生活遇到的不公与挫折都会得到相应的心理补偿。这便是受众在欣赏戏剧影视作品时的乌托邦情节。在理想的世界中,人们正直善良、社会和谐、生活美满,每个人都能得到应有的回报、诸事顺利。欣赏戏剧影视作品的过程中,受众们不仅可以得到身心的放松,还能获得情感的满足,平衡在现实生活中受到的诸多压力。
想要创作出更多为大众所认可、接受的作品,就需要对受众的心理进行分析,基于受众心理的具体特点,进行具有针对性的创作。
 
三、基于受众心理开展戏剧影视创作的策略
(一)把握好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每一类戏剧影视作品,甚至每一部戏剧影视作品都具有自身的特点。但是不同的戏剧影视作品却可以反应人性中的共同点,因为对真善美的追求是全世界民族都向往的。有些影视作品可能具有强烈的民族色彩,反映了特定民族或者文化的特征。同时,这些作品也是世界的,是世界文明的一部分,属于全人类。民族的也是世界的,如果希望作品受到更多的认可与认同,戏剧影视创作者们需要融入民族特色与优秀文化。拥有共同的文化基因,作品可以被具有相同文化基础的受众所接受与认同,同时可以向更多的受众传递本民族的优秀文化,获得更受众的认可,扩大受众群体。
戏剧影视作品还应该具有自身鲜明的特点,同质的作品很容易为受众们所厌倦,产生心理疲劳。过于相同的戏剧影视作品,同样不能够满足不同群体的欣赏需求。不同具有年龄、性别、人生经历的受众对于同一戏剧影视作品的接受程度是不同的。以电视剧为例,同样年龄的女性,家庭主妇与职场女性对于电视剧类型的偏好就存在明显差异。前者对家庭伦理剧更为接受,而后者的欣赏范围则更加广泛。
把握好受众心理的共性与个性,深入受众群体,以切身体验更加真诚的创作,戏剧影视作品才可能深入人心。
(二)适度满足受众的乌托邦情节
戏剧来源于现实生活,同时又不同于现实生活。正是与现实生活存在不同,戏剧影视作品可以将那些在现实生活中,不太可能出现的巧合、不容易实现的愿望一一呈现,满足受众们心中的乌托邦情节。以人物形象为例,为了达到戏剧影视作品希望达到的冲突,创作者们通常会塑造具有特质的角色形象,他们通常具有较为鲜明的性格特色,怀有理想主义色彩。如《庆余年》中怀有人人生而平等理念,为弱者打抱不平的范闲;《白夜追凶》中为了获得案件真相,不惜多次以身犯险深入虎穴的关宏宇兄弟。这些人物在具有现实生活人们特征的同时,都带有浓郁的乌托邦色彩。
在戏剧影视作品中,一直都有弱者通过努力或机缘沉冤得雪、终的美满、皆大欢喜的情节设置。近几年的影视作品中的主人公,往往会在开篇因悲惨遭遇获得受众的同理心,然后通过诸多冲突展现自身的美好特质,丰满人物形象,获得受众喜爱。乌托邦情节深入人心,体现了人们对真善美的追求。
(三)平衡教化与娱乐功能
作为一种为大众喜闻乐见的娱乐休闲方式,戏剧影视作品通常具有通俗、大众、娱乐等特点。在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中,创作者们可以通过深入群众实际生活、切身体察感受等方式获得真实经验。能够让受众们具有认同感的作品,才更可能为大众所接受。
为大众提供休闲娱乐并不是戏剧影视作品的唯一目标。在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中,还应该使受众获得成长,或者拓宽认知、或者丰富经验、或者体会人情世故。这样的作品才能够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具有更强的生命力。
(四)预期与打破预期
在戏剧影视作品的欣赏过程中,受众们同样会基于自身的经验对作品进行再创作、形成自己的心理预期。因此当作品欣赏结束后,不同的受众在产生共鸣的同时,还各自拥有不同的体验和理解。有些作品缺乏新意,无法激发起受众们的观赏兴趣。另一些作品可能在风格、人物设定上同观众预期存在严重脱节,导致很难获得受众心理上的认同。戏剧影视的创作者们需要掌握好满足受众心理预期与打破心理预期的平衡点。
 
在进行戏剧影视作品的创作时,创作者们需要综合考虑受众们的心理特点,创作出优秀的戏剧影视作品,丰富大众的生活。虽然需要了解受众心理,但是适度的满足不等同于一味的迎合。创作者们在作品中需要融入自身的思考与表达,使受众在戏剧影视作品中获得身心满足的同时,还能够进行思考。
 
 
参考文献
 
1. 李成,从受众心理学角度看家庭剧的叙事模式[D],山西大学,2013.6
2. 李娜,浅析影视艺术接受心理与作品创作[J],大众文艺,2015.2
3. 蔡惠福,周伟业,关于准确全面把握受众接受心理时代性变化的几个问题[J],新闻大学,2015.11
4. 武月琴,当代影视剧受众文化心理初探[J],华中农业大学学报,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