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服饰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构成,服饰图案更精准地反映了时代审美,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但是在当下高校工艺美术论文发表教学中,学生的审美培养大多以西方审美为标准,传统文化融入不足。随着社会发展,国家与人民实现了文化自信,审美观念也发生变化。近几年,各行业都出现了传统文化回归的趋势,传统图案、纹饰的应用越发广泛。因此,在工艺美术教学中应融入我国传统服饰图案,继承和发扬中华传统文化与审美。
一、可展现的论文发表题材十分广泛
传统服饰图案是伴随着传统服饰而发展的,由于我国传统服饰图案拥有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图案纹样能展现的题材十分丰富,包括各种动植物、自然风物、几何纹样等,无论是抽象的还是具象的,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改良和进步。自我国原始社会晚期开始,天子冕服上的十二章纹便象征着自然界的日月星辰和飞禽走兽。到了奴隶社会晚期,纹样流行夸张与变形,风格相对狰狞。汉代纺织品纹样以云纹为主,辅以神兽、吉祥汉字等,风格庄重而古朴。南北朝时期,外来文化带来了几何纹和宗教题材的纹样,风格更加多元化。到了隋唐五代,图案纹样更加写实,主要是实际生活与花鸟图案。宋代主要是文人雅士欣赏的山水亭台、人文风物。明清是在之前的基础上发展,大多是吉祥图案和时令节气变化的图案等。
二、装饰手法丰富多样
传统服饰图案装饰手法十分丰富,图案中的造型和结构以及色彩的搭配能很好地展现传统东方韵味。以战国末年龙凤虎的图案为例,主要由龙、凤、虎3种动物构成,颜色艳丽,在构图上使用镜像对称的曲线形纹样,将植物与动物的图案交织在一起,颇具匠心。龙凤造型相连,虎的造型简洁有力,龙虎之间形成争斗之势,而龙凤之间则呈现嬉戏的状态,图案充满浪漫和力量感。除此而外,还有汉代的变体云纹、唐代的花鸟虫草、明朝的吉祥图案以及清代的艳丽繁复图案。无论哪个朝代,丰富多样的装饰手法让传统服饰图案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三、工艺水平较高
我国传统服饰,大多采用印、染、织、绣等工艺制作。很多服饰图案采用了多种刺绣方法,即便是同一个描绘对象,不同部位所采用的绣法也有很大区别。这些精湛的技艺在流传之际不断发展融合,形成了以苏绣、湘绣、粤绣、蜀绣四大名绣为主,多种工艺为辅的局面。正因如此,2008年奥运会的丝绸颁奖礼服才能吸引全世界瞩目与赞誉,6款颁奖服饰经过125道工序制作,将中国传统服饰的设计思维融入其中,精妙之处让世界惊叹,而这只是中国传统服饰图案工艺技法中的一部分。
相关热词搜索:艺术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