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期刊发表园艺疗法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依靠集体模式对参与者的心理状态进行改善的方法,主办者借助不同主题,创造互动、体验的环境,带领成员解决问题,目的是改善而非一般意义上的治疗,园艺疗法恰好能够满足这个要求。依托团体活动作为骨架,以园艺疗法为内核,可以设计系列性的活动,利用这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可以使参加活动的学生逐渐改善自己的社交方式、心理状态、生活信念等,从而达到改善亚健康的目的。刘赛超以武汉市某中学初中生焦虑状况为研究对象,分活动阶段设置了6期不同主题的园艺疗法活动,使小组成员逐渐相互理解、逐渐参与,通过园艺活动加强交流联系。薛琳等以城市打工子弟心理健康改善为期刊发表研究点,侧重于对打工人群的心理弹性建设,将园艺疗法结合团体辅导,编制了6次活动,结果发现,参与者的接纳、归属感与责任感均有提升。林松阳则以杭州市某中学学生的疏离感为研究点,以认知、社交、情感3方面作为干预对象,布置了7次园艺疗法活动,结果显示受试者的团体疏离感程度显著降低。
综合一些研究者进行的实验,可以归结出,在利用团体辅导进行园艺疗法活动时,首先需要确定研究对象、明确活动的目标;同时还要做好活动前的准备,如活动前调查、方案编制等,方案编制应该充分融合园艺疗法的特点,利用好植物的生命性;随后进行园艺疗法活动,在活动期间,要注意对参加活动的人员给予适当引导,提升他们的主动性;最后进行活动效果评估,结合已有经验资料做初步的判断。这种方式需要活动领导者具有一定的心理辅导基础,以及较强的团体把控力。
二、期刊发表五感园艺疗法
园艺疗法可以通过刺激人的听觉、触觉、嗅觉、视觉、味觉这种基本感觉,触发相关身体作用机制,改善人的感知能力,舒缓自身的压力,对于亚健康人群有很好的改善作用,对于有学业压力和情绪压力的高校学生来说,也可以改善他们对外界环境的认知感受能力,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五感理论常常与园艺疗法和自然景观设计相结合,开展自然体验,使得参与者沉浸在特定设计的环境中,康养花园就是这样的产物。在视觉体验方面,可以注重植物的色彩、质感与姿态搭配,这涉及到一些植物配置的方式,可以设置小型花境,种植一些色彩奇特的花卉种类。
嗅觉体验上,可以设置芳香花园,搭配不同种类具有芳香气味的花卉树木,这不仅可以起到杀菌保健的作用,还可以使人感到心理舒适。关于香气的疗效,需要注意植物的选择组合和种植结构布局。植物选取方面,应注意香味类型以及香味的挥发时间对亚健康改善的影响,可选用香水月季、薄荷、迷迭香等植物,但香气不应过浓,且不应引发人体过敏;在种植方式上,可以采用弧形路线,增加参与者和植物的接触面积。利用适当围合,聚集香气。同时注意种植结构,将小型的苗株种在距离游览者较近的方向,以使香气能够最大程度被利用。
听觉体验上,可以采取远足的方式,带领参与者感受植物发出的声音,期刊发表如竹子、响叶杨、毛白杨、松树等,还可以悬挂一些风铃等以加强体验。日本学者宫崎对一些大学生进行了森林浴疗法,发现相比于人工制造的声响,当听到森林的声音时,学生们的主观评价较高,且脑电波较为平静。通过园艺疗法中听觉的运用,可以在一定程度缓解疲劳,改善睡眠,缓解躯体亚健康。
关于味觉体验和触觉体验,可以组织进行蔬菜、香草种植活动,这样既可以体验种植的快乐,也能够感觉到收获的乐趣。
三、未来期刊发表研究展望
目前,国内关于园艺疗法对高校学生亚健康改善的期刊发表研究案例比较少,直接相关的仅有万柯的研究,其以园艺疗法理论为基础,对改善城市青年亚健康状态的疗愈性景观进行了研究,其他学者的研究则更多是间接的、介绍性的。在园艺疗法应用方面,有许多是针对学生进行的,如园艺疗法对大学生情绪的改善、对学生希望感的干预、对大学班级建设的作用等。此外,也有很多研究是将园艺疗法与康养景观相结合,营造康养花园、芳香花园等,这对于园艺疗法在亚健康改善中的研究也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可以看到,园艺疗法的应用范围越来越广,进行相关研究的学者也越来越多,这无疑为园艺疗法的应用提供了许多帮助。事实上,任何方法都不是孤立的,园艺疗法应当和其他方式相结合,运用园艺学、心理学、医学等相关期刊发表知识,以促使其在高校学生亚健康改善方面更好地发挥作用,而这也需要多领域的人密切合作,才可以达到预期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