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园艺疗法期刊发表概念及作用机理
园艺疗法是一种与园艺活动相结合的新兴康养方法,是对于需要在身心方面进行改善的人们,利用园艺及相关活动从社会、教育、心理、身体方面进行调整的一种有效方法。园艺疗法可以改善人们的身心健康状态,调整人们的生活方式,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与自然性,因此与一般疗法有一定区别。
关于园艺疗法的作用机理,目前有几个广为接受的期刊发表理论:①注意力恢复理论。由卡普兰夫妇(Kaplan)于1989年发表,当人们长期集中精力投身于枯燥的任务时,专注力会下降,引发精神疲劳,影响个体创新性;而当人们处于恢复环境中时,不需要过度集中精神,就可以放松并逐渐恢复注意力。这个理论应用于园艺疗法,可以解释当人们进行园艺操作时逐渐恢复注意,从不良状态中摆脱,调整身心。②压力缓解理论。由乌尔里希(Ulrich)于1983年发表,当个体面对突发性挑战时,压力便会出现;而处于自然环境中时,人的注意力会从原有的状态抽离,从而产生积极的情绪而缓解压力,这对于改善亚健康大有裨益。
二、期刊发表园艺疗法对亚健康的改善效果
就亚健康疗愈而言,园艺疗法可以在躯体、心理和社会等方面起到作用。
1、精神方面园艺疗法能够减少参与者的不良情绪。首先,通过恰当的园艺活动引导,参加活动的人可以减少压力、缓和内心的紧张;其次,园艺疗法可以增加好的情绪体验,在此过程中增强人的创造性,培养人的计划性及信心。张艳对高中生进行园艺疗法活动实验,结果发现实验后受试者希望感显著提升,在面对问题时,可以在目标(想要达成的状态)、动力(破解问题的信念)、路径(达到目标的方式)3个思维层次上整体提升心理健康水平。
2、社会方面。园艺活动能促使参与者打破自我封闭,学习团结协作,并且提升公共道德观念,从而提高交流能力。吴进纯对重庆市精神卫生中心抑郁症患者进行治疗研究,发现园艺疗法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患者在园艺活动时把注意力由自身转向外界,并且更愿意与他人进行经验上的探讨期刊发表交流。同时,园艺种植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定期打理花草,有助于养成好的生活和道德习惯,培养一个人的生命观,这对于缓解高校学生道德观方面的亚健康很有益处。
3、躯体方面。参与精心设计的园艺活动可以刺激人的感官机能,增强对周边环境的觉知能力和自我感知能力。在户外耕作过程中,人全身的肌肉都可以被调动。朴信爱通过测量试验者在园艺活动后的一系列身体机能指标,如血液胆固醇、肌肉活力状态等,分析不同园艺活动对人体健康的作用,说明园艺活动有助于放松身心。综上所述,从理论上讲,应用园艺疗法可以在许多方面改善高校学生的亚健康现状。
三、园艺疗法的期刊发表内容形式
园艺疗法可以通过许多不同的策略开展,大体有以下5种:①园艺种植。可以在室外举办,抑或在室内进行,种植花卉、蔬菜等,并在此过程中享受种植劳作的乐趣。②自然体验。参观花展、植物园,进行户外远足等,通过投身大自然与植物接触,从而改善身心,这属于园艺疗法期刊发表概念的拓展。③手工活动。如制作植物饰品等,也属于园艺疗法的拓展。④生态期刊发表研究。小组通过对土壤、肥料、植物生态等进行研究,获得知识上的增长。⑤团体分享。大家共同以植物为主题分享故事等,这亦是园艺疗法概念的扩展。由此可见,无论什么形式的园艺疗法活动,都必须要与园艺、植物直接或间接相关,同时参与者要主动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