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政府和社会在教育帮扶上大多数把目光放在了学生身上,提供相关政策的同时捐款捐物,但是,从期刊发表教育振兴长远帮扶的角度来看,我们不难发现,要想真正实现教育振兴,降低教育资源间的差距,单单这些可不行,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要实现当帮扶人员支教人员离岗时,整个帮扶行动还可以继续实施,那么,我们的帮扶对象更应该是那些一线的教师和当地学校系统,毕竟他们才是一线教育振兴的主体,教育振兴路上的长久坚守者。加强教育振兴方面的工作主要包括由国家政府主导,企业与社会团体、高校积极参与,当地学校和教师提高意识,提升自身综合素养,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精准与长效供给,才能真正实现教育振兴和乡村振兴。
一、期刊发表国家完善相关政策,政府做好基本保障
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提供硬件保障,确保乡村学校具备基本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设备。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强基础设施的保障能力,提供更多更好的网络信息教育硬件设备,使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有所保障。同时调配管理人员定期巡查,学校相关管理人员熟悉基本的维护方式,以教育振兴实现乡村振兴。
当地教育局要建立更符合现实需求的乡村教师管理机制,统筹调配所管辖的乡村学校的教师编制岗位,尽量为每个学校配齐各科老师,配齐各类型实验室、教研室期刊发表专业管理人员;相关部门应相互协调,落实乡村教师各项奖励制度、补贴制度,对相对落后的乡村学校给予倾斜性支持,缩短城乡教师岗位待遇差距,落实好“同工同酬”政策,关心乡村教师落户婚姻等系列个人问题,为乡村教师解决后顾之忧,教师才能更安心全身心的进行教学工作,减少乡村教师总想着往城镇跑的流动现象。
为乡村教师提供优质且适用的培训是对乡村教师能力提升的一个重要措施。因此在日后的培训中,要提前做好对教师培训需求的分析,在培训内容上要针对乡村教师的实际需求进行培训,贴合教师的实际教学需求,实现教育振兴的精准度。这种培训需要是长期的,长期的培训带来的实际好处在于,乡村老师在实际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遇到难题时,可以及时进行咨询,有针对性的具体指导解决,让乡村教师真正掌握信息技术教学方式方法,提高一线教师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能力,提升一线教师掌握并熟悉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自信心,真正实现信息化教学落地。
二、学校做好思想引领、技术期刊发表指导
1乡村学校自身提升信息技术期刊发表教学重视程度。信息化教学需要具备相关信息化教学设施,包括硬件和软件。政府要协助配齐硬件设施,在软件设施上,乡村地区的学校要注重根据学科的教学特点和所使用的教材,引进具有学科特色的软件,在实际需求和实践中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服务教学。如为教师购买上课资源库的使用权限,教师可以根据需求上网查找更多的教学资源,从而在课堂上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体验。
一个学校的发展,不仅仅是教育部的整体规划的问题,还离不开学校领导的决策和统筹规划。学校领导班子需要从自身做起,提升落实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意识,从学校的政策实施方面做起,鼓励和动员教师们进行信息化教学,合理安排应用多媒体教室,真正将硬件用到实处,为学校配备专业的多媒体设备维修人员,对教师进行基础的多媒体设备的运用技巧讲解和培训,这些都能增强老师应用信息化教学的思想,从而达到促进落实信息化教学的效果。日常工作中,定期组织教学经验分享,举行讲课比赛,进行经验丰富年迈教师与年轻教师结对子帮扶,取长补短,督促老师们共同进步,促进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在乡村教育中的贯彻落实。
2、实施高校对接乡村学校一对一、一对多帮扶计划。在教育扶贫的过程中教育系统里面高校已经形成了可以独立运作的系统的帮扶力量,其中包括具有完善的组织架构和制度体系。在教育振兴中,帮扶高校最好为本地院校,了解本地教育情况及民风民俗及教学情况,可以更好更便捷的开展帮扶工作,节省人力物力的同时提高效率。帮扶高校可以根据自身对应学科和教育资源优势,逐步形成典型的精准帮扶模式。例如计算机相关专业可“点对点”“结对+接力”的方式支援乡村学校的教师计算机操作培训,教育期刊发表技术学专业对接培训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对应的教学方案的设计,再由当地教育局统筹协调对接学校,避免资源过剩或资源缺失。这种帮扶的前提是长期的、稳定的、可持续性的,才能让乡村教师更加稳定的提升自身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素养,且让乡村学校教师在切实的培训和实践中,有所成长,提升对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信心和兴趣,才能在之后的教学中合理运用,提高教学效率,让学生从中受益。
部分高校公益组织无论是出于爱心目的还是锻炼社会实践目的,会选择利用各种周末假期为偏远乡村学校学生带来新课堂教学支教,建议短期支教的组织将支教形式从对学生的支教转型向对教师支教。对学生短期的支教并没有在教学效果上有多大提升,反而给当地学校正常教学带来一定的压力,而且教师才是实现教育最终脱贫攻坚中重要的一环,只有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和教学素养,才能更好的带动地方教学,又可避免部分短期支教带来的弊端。短期支教建议形成长效性,定期定点进行支教帮扶,才能稳步推进当地学校的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支教队伍也需要提升专业性,所在高校可针对性给予支教团队一定支持。像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三支一扶等长期定点支教项目也有利于为乡村学校源源不断输入活力,带动当地学校积极发展,深入了解乡村学校实际需求的同时,就近协助解决当地教学难题。
三、教师提升自身信息技术期刊发表教学素养
笔者在为期一年的支教过程中发现,很多有经验的教师虽然不是第一次接触计算机,但计算机能力基本处于入门级别。教学信息技术现代化,要求老师的信息化素养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而提高,最主要的就是教师自己思想层面要有足够的重视和认可,在实践中多操作,多练习,在实际操作中掌握技能技巧。同时将信息化教学的管理也运用进来,通过信息化教学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所以教师还需要加强掌握和运用教学信息技术,提高信息技术教学素质。
另外,使用现代信息化教学需要相应的教学期刊发表设计,以往的教学设计不再适用,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做出调整。由于乡村学生经济的情况,还需要针对性的设计更加符合实际情况的教学设计,而不是一味的照搬以往或者他人的教学设计进行使用,否则达不到相应的教学效果,不能最大化将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与农村教育相结合,发挥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