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期刊发表意义

一、增加德育课堂的多样性

       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加德育课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上。传统德育课堂的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德育不像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重在讲授自然、人文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道理”,容易演变成“教条式”教育,致使授课效果不佳。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法,德育课堂可以有很多授课形式,包括辩论、表演、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创设德育情境。如果授课内容完全来源于教材,内容陈旧或者不贴近生活, 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谦让”时,比起采用学生熟悉的“孔融让梨”的例子,不如结合生活实例。在明确课程的主题后,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扩展开来,发掘古今中外的优秀案例,丰富与主题相符、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对于教材中未涉及的热点问题,教师也可适时准备素材,展开期刊发表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期刊发表意义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德育课堂重点在于教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古今事例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由于学生对德育课堂的重视程度较低、教材内容相对老旧、教师授课方式较为古板等原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德育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期刊发表教学内容推陈出新、贴近生活,重在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期刊发表意义

三、推进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虽然德育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校园霸凌”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德育实效性偏低。部分学生虽然在德育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但没有从内心认可道德规范,没有把它们记在心里,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贴近人心,能将学生引入真切的情境中,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道德规范问题,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讲道德、守法规的重要性。例如,教师通过播放关于校园暴力的影片或演讲,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意识到校园暴力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降低他们伤害他人的心理动机。再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演小品《将相和》, 使其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表演中加深学生对人物心理的理解,引导他们领悟知错就改、宽容大度、团结协作的道理。生动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更容易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些道德规范,进而使这些道德规范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

相关热词搜索:德育期刊发表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期刊发表意义

一、增加德育课堂的多样性

       应用情境教学法,可以增加德育课堂的多样性,这种多样性体现在授课形式和授课内容上。传统德育课堂的授课方式通常是教师讲授、学生听讲,课程形式比较单一。德育不像数学、物理、历史等学科重在讲授自然、人文知识,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价值观。教师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式给学生“讲道理”,容易演变成“教条式”教育,致使授课效果不佳。通过应用情境教学法,德育课堂可以有很多授课形式,包括辩论、表演、实物演示、图画再现等,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形式创设德育情境。如果授课内容完全来源于教材,内容陈旧或者不贴近生活, 则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教师在讲授“谦让”时,比起采用学生熟悉的“孔融让梨”的例子,不如结合生活实例。在明确课程的主题后,教师可以将教学内容扩展开来,发掘古今中外的优秀案例,丰富与主题相符、学生易于接受的教学内容。对于教材中未涉及的热点问题,教师也可适时准备素材,展开期刊发表讨论,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期刊发表意义

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传统的德育课堂重点在于教材知识的传授,使学生理解教材中的古今事例以及其中蕴含的道德品质。由于学生对德育课堂的重视程度较低、教材内容相对老旧、教师授课方式较为古板等原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低, 甚至产生抵触情绪。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德育课堂,教学形式丰富多彩,期刊发表教学内容推陈出新、贴近生活,重在让学生在生动的情境中形成正确的道德观,这种以学生为主的教学方式,提高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感。

中学德育应用情境教学法的期刊发表意义

三、推进中学德育的实效性

       虽然德育是中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但“校园霸凌”等违纪现象时有发生,德育实效性偏低。部分学生虽然在德育课堂上被动接受知识,但没有从内心认可道德规范,没有把它们记在心里,使之成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应用情境教学法的德育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教学内容贴近人心,能将学生引入真切的情境中,引导他们独立思考道德规范问题,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认识到讲道德、守法规的重要性。例如,教师通过播放关于校园暴力的影片或演讲,触动学生的心灵,让他们意识到校园暴力对学生造成的影响,降低他们伤害他人的心理动机。再如,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参演小品《将相和》, 使其扮演相应的角色,在表演中加深学生对人物心理的理解,引导他们领悟知错就改、宽容大度、团结协作的道理。生动的情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使学生更容易发自内心地接受这些道德规范,进而使这些道德规范成为学生日常行为的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