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发表的现状

一、引言
       职业院校普遍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文的了解(包括被译为中文的少数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可以提升学生对中文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只不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随意选择教学方式,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再加上学校不重视这类课程,因此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贯彻。本文旨在论文发表分析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加强课堂与审美教育的融合,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课程,主要研究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审美教育,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生活中其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汉语言文学中的美,就能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审美智慧。所以,在汉语言文学中融合审美教育,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其在潜移默化提升审美能力。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发表的现状

二、对职业院校学生加强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就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下列几个特征:第一,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较差,懒惰,满口脏话,行为不文明。第二,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学生是因为中考“失意”才去读的职业院校,内心的求知欲几近于无,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家长对其也没有多少期待,更加剧了学生的挫败感,以至于有些学生已经放弃自我管理。第三,缺少责任心。基于第二点,这部分学生变得毫无团队意识,缺少宽容心和责任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论是说服教育还是道德化育,对其都没有太大效果。第四,个性异化过多。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的影响,一部分职校学生开始标榜自我,甚至将一些负面人物当作自己的偶像,处处模仿,这对其个人和学校发展都造成巨大的影响。

       职业院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审美教育要抓紧推进,将汉语言文学的审美特性展现出来,发挥其审美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创造力,让其在论文发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满信心,积极向上。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发表的现状

三、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对中国学生而言,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母语文化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汉语用法,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不过,很多职业院校并不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开设的课程并不丰富,课时很少,基本上保持一个班1-2个课时。很多职业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课程,只不过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另外,由于课时太少,教师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上哪怕只讲授简单的内容,也无法上完全部课程。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专授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积累了大量论文发表知识,但学不会灵活运用,这也不符合这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法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发现文学的魅力,认为文学晦涩难懂,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不愿意主动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论文发表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发表的现状

一、引言
       职业院校普遍都开设了汉语言文学相关课程,其目的在于加深学生对中文的了解(包括被译为中文的少数民族文学和外国文学),可以提升学生对中文的审美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只不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基本都是随意选择教学方式,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需求,导致学生在课堂上不积极,再加上学校不重视这类课程,因此影响了汉语言文学教育的贯彻。本文旨在论文发表分析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育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以期加强课堂与审美教育的融合,激发学生兴趣,打造高效课堂。

       汉语言文学是一门涉及面很广的课程,主要研究汉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学,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对于审美教育,教师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发现美。生活中其实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文学中也是如此,如果教师能引导学生发现汉语言文学中的美,就能最大限度地赋予学生审美智慧。所以,在汉语言文学中融合审美教育,可以触动学生的心灵,让其在潜移默化提升审美能力。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发表的现状

二、对职业院校学生加强审美教育的必要性

       就目前职业院校的教育情况来看,学生存在下列几个特征:第一,缺乏良好的行为习惯。很多学生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都较差,懒惰,满口脏话,行为不文明。第二,缺乏正确的价值取向。很多学生是因为中考“失意”才去读的职业院校,内心的求知欲几近于无,学习的积极性严重受挫,家长对其也没有多少期待,更加剧了学生的挫败感,以至于有些学生已经放弃自我管理。第三,缺少责任心。基于第二点,这部分学生变得毫无团队意识,缺少宽容心和责任感,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不论是说服教育还是道德化育,对其都没有太大效果。第四,个性异化过多。由于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网络环境等的影响,一部分职校学生开始标榜自我,甚至将一些负面人物当作自己的偶像,处处模仿,这对其个人和学校发展都造成巨大的影响。

       职业院校学生身上普遍存在的问题告诉我们,审美教育要抓紧推进,将汉语言文学的审美特性展现出来,发挥其审美教育的作用,对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着巨大的作用。它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其艺术创造力,让其在论文发表学习、生活、工作中充满信心,积极向上。

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论文发表的现状

三、职业院校汉语言文学教学中审美教育的现状

       对中国学生而言,汉语言文学教育其实就是母语文化教育,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正确的汉语用法,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只不过,很多职业院校并不重视汉语言文学教育,开设的课程并不丰富,课时很少,基本上保持一个班1-2个课时。很多职业院校开设汉语言文学课程,只不过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另外,由于课时太少,教师在汉语言文学课程上哪怕只讲授简单的内容,也无法上完全部课程。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课堂上专授理论,而忽视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学生积累了大量论文发表知识,但学不会灵活运用,这也不符合这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很多学生无法在汉语言文学课堂上发现文学的魅力,认为文学晦涩难懂,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缺乏文化传承的使命感,也不愿意主动提升自身的文学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