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研究起源
古诗在中华文化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明珠,更是人文教育与语言学习的丰富资源。吟诵古诗,学生们能穿越历史的长河与先贤对话,了解曾经璀璨的文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孔子也曾说过:“不学诗,无以言。”
古诗教学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课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中就提出了如下总体目标:“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汲取民族文化智慧。”“培育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体到第一学段,《课标》在阅读上又提出:“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故古诗研究一直都是专家学者和一线教师的一项重点研究内容。小学这一学习阶段的古诗教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
二、研究现状
目前小学古诗教学方面有许多的相关研究论文。在研究人群上,多是一线教师在进行研究探讨。学者虽也对古诗教学有所研究,但相对来说人数较少。在论文发表研究内容上,研究者多从如何进行古诗教学、如何提高古诗教学的教学效果或是站在信息化互联网时代的大背景下、在新课标的视野下研究古诗教学的新方法。研究对象具体到一年级古诗教学的文章还较少。目前找到的只有曾筝刊发在《教育导刊》上的《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如何是学生入境?》和杨文华发表在《吉林教育》上的《小学一年级古诗教学策略初探》两篇文章。
这两篇文章只有短短一面纸,前者主要讲在教学中可以围绕故事文本的特点寻找学生陌生的字、词、画面来设疑,从古诗中的字意与古诗所表达的意境关系中设置问题,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继而进入古诗的意境中。杨文华的文章则提出了一年级古诗教学的四种策略:游戏形式强化拼音、练习手法教授汉字、故事方式理解内容及三方互动记忆古诗。这两篇文章多是基于教师的教学实例来进行总结性思考。文章中没有相应理论知识的支撑故略显单薄,对于古诗教学的实际指导作用也不是特别突出。
三、研究展望
传承至今的古代诗歌,是我国灿烂传统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至今仍然散发着芬芳,还有值得后人不断学习、论文发表研究的价值。学习古诗能增加孩子的文化基础、人文积淀和人文情怀,还能提高审美情趣。尤其是在当今大力提倡、继承与发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之下,古诗教学更是引起了教育研究者的重视。
而一年级的学生刚从幼儿园进入小学学习课堂,还处于懵懂状态。这一阶段的儿童基本上不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其形象思维能力也较为有限。在这一时期联想仍占主导地位。同时,该阶段的儿童知识容量还较少,正是刚开始识字和接触浅易白话文之际,对古代文学作品更是极其陌生。一年级是幼小衔接的关键。一年级的古诗教学如进行得非常到位,就能为今后更有深度的古诗和文言文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激发学生对中国灿烂文化的学习兴趣。如何对一年级的学生进行古诗教学还是有很多需要探讨的空间。
在今后的研究中,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相关研究成果还要在结合教学实例的基础上,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在理论的指导下去开展研究活动,才能有法可循。同时研究者和教师也要在实际的论文发表研究中不断将理论论文发表知识进行充实和完善。唯有教学实践和理论知道相结合,一年级古诗教学的研究才能不断推进,真正对古诗教学课堂有积极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论文发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