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文发表引言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大国,数千年来人们从未停止过追求审美、道德修养、文化涵养的脚步。新时代语境下,美育的内涵与外延均有所丰富,并非局限在艺术熏陶或视觉审美愉悦上,更重要的是挖掘美育潜藏的思政意蕴、文化元素及德育论文发表内涵,牢固树立以美育人的意识通过美育课程的实施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但就目前高校美育课程建设而言,存在定位模糊、形式单一且内容滞后等问题,严重制约高校美育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为此,在新时代语境下需找准美育课程创新性目标,结合时代特征丰富美育课程形式及论文发表内容,并以评价为支撑不断推进高校美育课程体系的动态化调整,进而保证高校美育课程与时俱进、创新性发展。
二、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论文发表内涵
美育,亦被称为审美教育、美感教育,是指培养学生感性与精神力量,使学生整体达到和谐的教育活动。我国美育意识由来已久,但真正作为单独学科融入高校育人体系起步较晚,理论与实践研究尚未完善。新时代语境下,美育内涵及外延均有所丰富,不仅注重培育学生审美素养,更重要的是从人的全面发展视角出发充分发挥以美育人的价值,利用美育课程的多元性、丰富性及其与德育、文化教育、思想教育的交互性等从思想意识,到审美观念发展历程,最后到社会与生活实践行为等对学生进行正向与强化干预,使学生逐步形成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特色理论为论文发表核心,以实际为导向的审美感知力、理解力、实践力与创造力。
三、新时代语境下高校美育课程建设现存论文发表问题
新时代语境下,高校对美育课程建设的重视程度显著提升,但受制于传统教育论文发表理念、课程模式,使得高校美育课程建设依然存在诸多问题,集中体现为:其一,课程定位不明晰,存在“单打独斗”,与高校思政教育、文化教育及德育“各自为政”的现象,导致美育课程缺乏指导性且建设实践较为粗糙;其二,课程形式较为单一,美学原理及基本知识依然以教材为呈现载体,导致美育课程缺乏吸引力与直观性,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美育课程的积极性;其三,课程内容滞后,缺乏与新时代语境的契合点,尚未树立古今、中外的贯通思维,导致课程内容与学生需求脱节,不利于美育课程的创新性与可持续发展;其四,实践性不足,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问题,导致美育课程空间狭窄,难以渗透至学生学习、生活及社会交往的方方面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