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强资源建设,夯实服务论文发表基础
服务基础薄弱是高职图书馆服务优质校建设的第一困境。没有相应的设施、设备、文献资源等服务条件做支撑,就无法实现服务目标。因此,要加大优质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投入,科学合理地使用经费,同时还要结合优质校建设的需要进行论文发表文献资源建设。高职院校图书馆的文献采集要背离普通高校图书馆以学科为主导的路径,应坚持符合专业群建设的原则进行建设。与示范校、骨干校建设相比,优质院校建设极为强调院校与地方产业经济的联系。为更好地服务优质院校建设,高职图书馆应注重本院校及其相关的文献资料的收藏,形成具有本院校特色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同时,还要密切关注本院校专业群对口行业的发展动态和前沿,收藏与行业相关的行业标准、操作流程、工艺、专利发明等各种类型载体的文献资源和行业成果,尤其是当地的行业发展资料。
二、论文发表应用TQM方法,提升服务能力
TQM即全面质量管理(TotalQualityManagement),就是一个组织以质量为中心,以全员参与为基础,目的在于通过让顾客满意和本组织所有成员及社会受益而达到长期成功的管理途径。优质校建设需构建一套完整而系统的质量保障体系,高职图书馆要在服务优质校建设的过程中创建符合这套质量保证体系的质量文化。全面质量管理以用户需要为中心,强调参与团队工作,以促进馆员持续地改进图书馆提供服务的质量和效率;此外,全面质量管理还是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管理体系,对服务能力的提升具有内在的驱动作用。高职图书馆服务优质校建设的主要难点之一在于服务能力不足。全面质量管理既有完善的技术方法,又有有效的人际关系,这种质量文化和组织结构能促使图书馆馆员不断地提升自我的论文发表知识水平和业务素质,争做知识型馆员,提升自我的服务能力与服务水平。在服务优质校建设过程中,高职图书馆既要构建用户信任的外部质量保证体系,又要构建领导信任的内部保证质量体系和质量控制体系,这样才能确保服务效率、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多赢。
三、论文发表多元主体参与,提供精准服务
服务优质校建设的高职图书馆不能单枪匹马,需联合多元的主体参与协作,共同建设图书馆发展事业。从用户角度看,一般用户缺乏论文发表文献信息资源利用的能力,对图书馆现有文献信息资源知之甚少,这就导致用户难以高效地利用图书馆的现有资源。从图书馆角度看,由于图书馆馆员的专业素质不高、服务用户的观念淡薄且主动性不强,对用户需求的掌握不够深入,信息反馈不够健全,导致图书馆的服务与需求存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由于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用户与资源无法实现完美的匹配,从而造成信息资源的浪费和服务的缺位和错位。如通过联合师生用户、行业专家及校企合作行业用户等共同开展建设,这就有利于高职图书馆能走进用户、倾听用户的需求、了解行业的发展动向,就能更加科学、民主地进行决策,基于用户的需求构建服务体系,就有利于高职图书馆提供更加精准的服务内容。精准服务的理念成为趋势,精准服务带来的效益不断增加,就更加有利于服务优质校建设,形成最优质的服务。
四、论文发表创新服务体系,创造优质服务
构建创新的高职图书馆服务体系,要结合优质校建设的目标任务,并根据图书馆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好标杆院校图书馆的对比分析,树立标杆管理的意识;同时,对本院校对应的校企结合行业和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进行环境扫描,最终形成服务的方向与发展定位。根据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和优质校建设目标任务,深入教学课堂、走进读者开展需求论文发表调研,联合教务处、科研处、质量办公室等部门共同构建服务体系。根据本校开设的专业群及院校发展目标和学科特色,做好相应的资源建设和创新服务,以利于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和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利用信息资源及相关专业优势,开展面向行业用户需求的社会服务,进而反过来促进校企的深度融合。例如打造创新创业教育的创客空间、信息素养教育的学习共享空间,提升服务的智能化和共享化,开展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阅读推广活动等。面对多元主体的用户需求,高职图书馆要定制个性化的创新服务,并形成系统的服务链,打造服务优质校建设的特色服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