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是“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合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新时代完善教育论文发表体系中的重要一环。2018年9月10日,在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教育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强调了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和基本原则、开展劳动教育的总体规划和实践途径。劳动教育是五育融合的重要途径,具有树德、增智、健体、育美的重要价值,也是学校五育融合实践的重要突破口。
中学曾经是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要基地,但由于社会和教育机构对劳动教育论文发表的定位不清晰,特别是学校引入物业管理后,把一些原以“班级包干区”形式存在的校园保洁工作、课桌椅等物品的搬运工作、校园值日等事务统统交给物业人员,学生到校只要全身心投入学习就行。在应试教育和考试焦虑的驱动下,家校形成某种默契:学生的所有时间都应该用到学习上,以免影响成绩。为扭转教育中存在的这些社会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和国务院多次强调劳动教育的重要性,2013年提出“一勤天下无难事”,2014年提出“学生努力学习时,要树立劳动观念和劳动习惯”。2015年8月,教育部联合共青团中央等单位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了劳动教育的目标和内涵。2020年3月,《意见》强调了劳动价值观培育的重要性。
一、劳动教育的论文发表内涵
劳动教育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由路径,是中学开展教学和德育工作的重要活动。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日新月异,教育强化了思维逻辑等脑力劳动的培育,淡化了劳动教育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不断推进劳动教育理念的革新,强调劳动教育是新时代全面育人的重要内容,并且赋予劳动教育更多的论文发表内涵。
新时代劳动教育不仅包括教会学生日常生活的简单劳动,还应该包含正确的劳动观念、积极的劳动精神、创造性的劳动技能。新时代劳动教育要适应现代科技发展需要,形式上需紧跟生产与教育的融合,培养学生“一份耕耘一分收获”的劳动意识。通过劳动实践,学生能够树立尊重劳动者和劳动成果的观念,体会勤劳才是美好生活的基础,理解劳动没有贵贱之分,能够成为一名积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勤恳劳动者。
二、劳动教育的论文发表实践
苏霍姆林斯基提出,劳动教育从学生坐在课桌后面读书时就开始了。他认为,学习就是劳动,那么学生每天都是在学习劳动,还需要再强调劳动教育吗?论文发表答案是肯定的。学生知道就一定能够做到吗?王阳明提出“知行合一”,现代教育缺少让学生在实践中去检验的过程。另外,追求实用性的社会容易把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按价值的高低对立起来,认为低层次的人群才要从事体力劳动,从而导致一些学生懒惰、游手好闲,对自认为无价值的事情持敷衍态度。可见,劳动教育重在“教育”,重在“全面教育”。那么,我们该如何实践呢?
众多研究者对新时代劳动教育政策从理论、功能和实践的角度进行了解读。例如,班建武提出,要重视学校闲暇时间的劳动教育,重“质”轻“式”,赋予个体劳动的存在感和价值感;吴遵民认为,实现劳动育人要集合家庭、学校、社区的力量,形成“三教融合”,破除“手工作业”的简单形式。新时代劳动教育也是国家的战略需要,徐长发认为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键是各类保障论文发表条件的完善,并建立长效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