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西南交通大学通识教育论文发表教学改革的成效,探索了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教学瓶颈的可行应对策略。
一、制度保障:完善通识教育教学论文发表管理机制
高校通识教育需要建立专门的通识教育管理部门,制定长远发展规划目标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通过完善通识教学管理制度,优化通识教育论文发表评价机制(如学生选课、教学质量、机构决策等),强化政策激励,吸引优质教师开设通识课,引导学生参与通识知识学习,保障通识教育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通识教学管理需从两方面提升:一是对大学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的改革,建立书院制学生管理模式。如复旦大学2012年设立志徳、腾飞、克卿、任重、希德五大书院,将通识教育理念贯穿本科培养全过程;二是改革路径是成立“通识教育学院”,如北京大学元培学院、清华大学新雅书院、中山大学博雅学院等小规模、全方位的改革试验。
为了实现以通识教育为载体的人本教育,学生价值观的重塑,西南交通大学在大学生教育教学方面注重通专融合,整合全校通识教育资源,协调各院系和部门,成立通识教育专门论文发表管理机构进行通识教育总体规划和设计。学校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方式,多次对教材出版、网上课程建设、通识课程宣传以及教学改革项目等政策倾斜,有力保障了通识课程教学的持续建设。2013年,学校加入“川渝地区通识教育联盟”,建立的地区性通识教育交流平台,联盟每年召开通识教育工作年会,对推动川渝两地通识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实践证明只有加强通识教育的组织和领导,建立通识教育专门管理机构,才能保证通识教育健康发展及通识课程质量的提升。
二、通专融合:构建通识特色课程论文发表体系
高校通识教育应以培养合格的现代社会“公民”为目标,根据院校特色学科资源,挖掘其人文资源优势,合理设计通识教育课程群,为学生创造一次有意义的学习经历。
高校可将通识教育选修课定位为专业教育的一种补充形式,并且以学生所学专业之外的知识与技能的拓展为主要目标,探索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的契合点。理工科院校可以根据本校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专业培养目标定位进行统一规划。例如:西南交通大学是一所交通特色鲜明的综合性高校,因此制定了以“交通天下”命名的通识教育课程论文发表体系。通识课程体系由通识限选课程、新生研讨课程、通识讲座、通识任选课程四个类型构成。每一个模块均设计了教学理念、核心内容、教学预期效果等内容,将专业知识与通识知识巧妙融合,彰显了“交通天下”通识教育的本色。
三、教学质量提升:强化教师队伍通识教育论文发表水平
教师是通识课程教学的主体,通识课程及内容是基础,教学方式方法是保障。理工科高校应着力培育专兼结合的通识教育师资队伍。授课老师既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知识,同时需要把握好通识课的定位,“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课程的通识性设计,规划授课内容,做到“通”而有所“识”,在教学中扮演“导航者”角色。
通识课地铁文化漫谈授课教师团队主要有土木、建筑、艺传等不同专业老师组成,教师成员一方面参与学校教师发展中心定期组织的“教学工作坊”“教师发展论坛”“川渝通识教育探索”“教学能力提升班”“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教学等培训与交流,提升团队教师的教学综合素质。另一方面,授课教师利用出国考察、出差的机会,学习不同国家、地区的地铁文化艺术特色,收集不同区域城市文化与地铁文化的融合素材,有力支撑了课堂教学内容的多样性。
四、价值观再塑造:引导学生多角度认知通识论文发表课程
通识教育论文发表的宗旨就是培养学生的良好人文素养、独立思辨能力、表达沟通技巧以及终身学习成长的能力,大学教育体系设计中,需要教师引领、引导学生认识个人未来知识体系设计以及价值观重塑的重要性,消除对通识课程学习的误区。同时通识课程教学考试不应局限于课程知识点,应重点考查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且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过程的成绩比例,即教学参与度。
地铁文化漫谈通识课程是从多学科视角让学生去探寻地铁文化的魅力,针对学生专业特色与地域特点,课程教学组建了不同学习小组,成员发挥各自专业优势,合作完成课程的调研、研讨、实践与实训等教学环节。课程实践加强了学生交流与沟通,作品展示提高了学生成就感;课程教学模式的改变,提高了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课程教学成绩考评的信息化,有力调动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提升了学生对通识课程再学习的能力。
五、通识氛围营造:构建多样化教学论文发表模式
通识课与专业课是不同性质的两类课程,其教学方法也是各不相同,在课堂教学中可能出现教学方式单一、灌输式授课的现象。由于通识课程属于选修课系列,学生重视程度不够,需要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探究式等多样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通识课教师主要扮演“导航者”角色,通过营造轻松、唯美的课堂通识氛围,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通识课程建设的关键是设计清晰的教学目标与丰富多样的教学内容。通识课地铁文化漫谈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大量穿插与课程知识点相关的历史、故事,展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思想与情怀。课堂教学采用手段的多元化、情景化、趣味化,增强了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互动性。同时,课程考核方面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与微助教APP工具,激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确保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