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北大元培、复旦书院,到中山博雅、北航知行……中国大学通识教育论文发表改革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并取得了许多可喜的成绩。而一些理工科院校通识教育仍然存在许多教学瓶颈,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通识课程教学管理论文发表机制不完善
现代大学是按照学科专业划分院系的组织机构,学科的专业教育占有主导地位,而通识教育尚不属于任何学科专业,很难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占有一席之地。当前我国一些理工科院校对通识教学重视程度不够,尚未设立通识教育管理机构,系统的教学管理制度缺失,导致通识教育课程建设、师资培训以及激励与反馈机制缺位,严重影响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建设。
保障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的条件要有完善的管理体制、组织机构和优良的教学论文发表设施,同时高校管理层应认识到通识教育是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建立通识教育建设的制度保障、政策激励以及管理部门督导等方面支撑体系是关键。管理规章制度是通识课程建设的重要保障,高校应从教学管理、经费投入、教学设施及师资培训等方面制订相应的管理方案,建立校—院—系多级教学管理部门协同管控,避免通识教学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通识教育课程教学质量。
二、通识课程论文发表体系顶层设计不健全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些高校开始学习美国通识教育论文发表体系,设置了一系列通识课程,但对于通识课程体系的顶层设计及架构尚不清晰,部分院校对通识课程体系的规划、组织、实施、管理等方面顶层设计不健全,导致通识课程面临“内容杂、结构乱、质量差、地位低”的困境。尤其理工院校,由于高校学科特色与师资方面的限制,在人文和社会科学方面的通识课程明显偏少,尚不能完全涵盖人文、社会和自然科学全部知识领域。因此,理工科院校应根据学科特色,设置一些特色鲜明的多学科交叉融合的通识课程,实现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同向同行立德树人的初衷。
我国通识教育的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合理的知识架构、素养能力和人格塑造的现代社会“公民”,使其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需要的新型复合型人才,具有较强的社会历史责任感。部分高校在设置通识课程时,缺乏本土特色,片面强调以政治素质为核心的培养模式,忽略了最基本的公民素质的培养。因此,高校通识教育应围绕通识教育的根本目标,从课程体系的组成、教学内容与组织、专业能力达成、毕业要求支撑点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顶层设计与规划,实现通识教学的全过程育人。
三、通识教育论文发表师资队伍力量薄弱
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对从事通识课程教学的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目前理工科院校通识课程教师队伍大多是专业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属于临时抽调或拼凑团队,知识结构较单一,跨学科领域教学存在一定困难,特别是跨学科领域的教师难以达到通识教育的要求。另外,通识教育通常是作为选修课,且教学效果无法短期内立竿见影,很难通过指标衡量教师工作量。加上通识课程教学的激励机制的缺位,影响教师从事通识教学的积极性,都是导致高水平通识课程教师流失的重要原因。
目前,我国通识教育的师资紧缺问题,已成为影响通识课程建设的主要瓶颈,因此,如何从教学体制、机制方面保障通识教学师资队伍的稳定是通识教育稳健发展的关键。
四、通识教育与专业论文发表教育的矛盾问题
理工科院校的通识课程设置一般以实际工程为载体,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不可能避免地存在课程专业性与通识性的矛盾。尤其以就业为导向的大学教育功利化现象的存在,学生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与生存竞争时,可能会将精力投入到他们认为最“有用”的课程中(例如:保研主干课、专业课等)。通识课程在一些学生眼里仅为专业课程之外的一种可有可无的调剂课程,是应付专业培养方案中的学分规定,只要达到毕业要求即可,导致通识课程成为“鸡肋课程”。
大学论文发表教育对学生职业选择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而专业教育能够保证其在10~15年内职业选择的精度和准度,但通识教育往往决定10~15年之后学生职业发展的宽度和高度。也就是说,如果从就业角度分析,专业教育更为重要;如果脱离职场从培养人才的全方面发展来看,通识教育将占更大比重。专业教育重点是对知识点的学习,而通识教育则侧重于对价值观的判断和选择、通用能力和科学思维的训练。
因此,如何合理解决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矛盾,处理好两者之间匹配关系,重点需从学校顶层规划设计、教师引导、学生人才培养等方面入手,建立健全一套完整的通专结合的教育教学体系。
五、通识课程教育教学论文发表方法与手段有待于加强
通识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扮演“导航者”的角色,引导学生价值观再塑造,以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部分高校受师资、培养方案等条件所限,其通识课程的选课人数较多(80-120人),课堂教学手段和方法单一,多采用灌输式教学,教学活动学生参与度低,与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宗旨背道而驰。理工科院校通识课程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加强人文社科知识的再学习,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直接演示、自主学习、任务驱动等),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教学活动的参与度。
理工科院校通识课程教育还面临着课程设置不科学、培养方案不合理、课程考核体系不科学、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要求低、缺乏通识教育的学术氛围等亟待解决的问题。另外,通识课程教师地位的边缘化、课时挤压及学生对通识教育的认识误区等因素,也会影响教师对通识课程教学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