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围绕工程论文发表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定位,凝炼面向需求的培养论文发表目标

       工程论文发表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定位、专业领域、职业特征以及职业能力等方面,培养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在学生就业5年之后进行评估,因此,应结合学校条件、师资力量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因素,在广泛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有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依据高校的办学定位,即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确定土木工程的专业定位;其次,针对不同的对象包括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校友、毕业生、在校生,采用座谈、调研、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对学生就业情况和毕业生5年后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凝炼土木工程专业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描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image.png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细化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指应届毕业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时获得的核心能力,是工程论文发表教育专业认证的重点内容。将学习成果细化后得到的毕业要求应充分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能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12条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保证有相关手段和措施来判定,同时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专业知识、工程素养、发展能力 3 个板块分解到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 12 条基本要求中; 其次,将毕业要求细化为可落实、可评价、有逻辑性和专业特点的能力指标点,引导教师根据能力指标点组织教学,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学术研讨、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设计比赛等多种培养手段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达成; 最后,可以通过平时作业、试卷、设计( 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论文、访谈、数据统计分析、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核心能力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论文发表教学体系建设,设计覆盖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课程设置需要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应覆盖全部毕业论文发表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首先基于“四个融通”“四个符合”“四个突出”原则,按照 4个知识模块组建覆盖《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其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落实毕业要求;然后,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对应,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最后,设计考核方法,验证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实际贡献。

       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 新生研讨式教学。面向大一学生开设新生导学课,课程以讲座加小组讨论形式开展,并实施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 ( 2) 研究性教学。开设高年级研讨课、工程结构实验与检测两门研究性课程; ( 3) 双语教学。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 ( 4) 加强实践教学。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工程实践教育是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是一门典型的Capstone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且最重要的教学考核环节,是反映学生能力最直接的指标。结合毕业设计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 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5) 其他新型教学。例如,MOOC 课程建设、翻转课程教学、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教学模式。

image.png

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实施论文发表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先构建完善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制度,明确毕业达成度的评价计算论文发表方法,定期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进行量化并计算达成度,再根据达成度情况定期对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进行调整与修订,从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产出导向评价制度的核心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形成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相关热词搜索:人才培养 工程 论文发表 教育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围绕工程论文发表教育专业认证核心理念,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一、结合土木工程专业定位,凝炼面向需求的培养论文发表目标

       工程论文发表教育专业认证标准中培养目标的主要内容包括培养定位、专业领域、职业特征以及职业能力等方面,培养目标是否达成需要在学生就业5年之后进行评估,因此,应结合学校条件、师资力量和用人单位等多方面因素,在广泛调研与讨论的基础上,形成有特色的土木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首先,依据高校的办学定位,即办学类型定位、办学层次定位、服务面向定位、培养目标定位和人才培养总目标,根据行业和社会需求确定土木工程的专业定位;其次,针对不同的对象包括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用人单位、校友、毕业生、在校生,采用座谈、调研、问卷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沟通,对学生就业情况和毕业生5年后的发展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凝炼土木工程专业公开的、符合学校定位的、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培养目标,描述土木工程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达到的职业和专业成就。

image.png

二、明确学生的学习成果,细化支撑培养目标的毕业论文发表要求

       学生的学习成果是指应届毕业生完成本科阶段学习时获得的核心能力,是工程论文发表教育专业认证的重点内容。将学习成果细化后得到的毕业要求应充分支撑培养目标的达成,能覆盖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规定的12条基本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达到毕业要求能力指标点,保证有相关手段和措施来判定,同时聚焦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首先,以学生为中心,将培养目标按照学生的专业知识、工程素养、发展能力 3 个板块分解到学生毕业需要达到的 12 条基本要求中; 其次,将毕业要求细化为可落实、可评价、有逻辑性和专业特点的能力指标点,引导教师根据能力指标点组织教学,采用传统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教学、实验与实践教学、学术研讨、创新创业大赛、专业设计比赛等多种培养手段促进学生核心能力的达成; 最后,可以通过平时作业、试卷、设计( 课程设计) 、实验、报告、论文、访谈、数据统计分析、问卷调查、专题小组讨论等方式对核心能力达成度进行评价。

三、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论文发表教学体系建设,设计覆盖毕业要求的课程体系

       课程是高校培养学生的主要途径,课程设置需要能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课程体系应覆盖全部毕业论文发表要求。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反向设计课程体系,首先基于“四个融通”“四个符合”“四个突出”原则,按照 4个知识模块组建覆盖《高等学校土木工程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要求的土木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立课程体系支撑毕业要求的关联矩阵;其次,设计课程教学大纲,明确课程教学目标,充分落实毕业要求;然后,设计教学内容,与课程教学目标对应,采取各种教学方法以利于教学目标的达成; 最后,设计考核方法,验证课程对毕业要求达成的实际贡献。

       引入新颖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 1) 新生研讨式教学。面向大一学生开设新生导学课,课程以讲座加小组讨论形式开展,并实施过程性考核,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及思考; ( 2) 研究性教学。开设高年级研讨课、工程结构实验与检测两门研究性课程; ( 3) 双语教学。开设双语教学课程,增强国际视野,提高学生专业外语水平; ( 4) 加强实践教学。土木工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工程实践教育是课程体系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毕业设计是一门典型的Capstone课程,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作为本科阶段最后且最重要的教学考核环节,是反映学生能力最直接的指标。结合毕业设计设置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并与企业合作, 开展实习、实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 5) 其他新型教学。例如,MOOC 课程建设、翻转课程教学、以过程性考核为主的教学模式。

image.png

四、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与管理模式,实施论文发表教学质量评价,建立持续改进机制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是一个持续改进的过程。在以产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体系中建立有效的持续改进机制,先构建完善的培养目标合理性评价制度,明确毕业达成度的评价计算论文发表方法,定期对培养目标、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进行量化并计算达成度,再根据达成度情况定期对培养目标、 毕业要求和课程目标进行调整与修订,从而形成一种长效机制。产出导向评价制度的核心是课程教学质量评价,实施过程中需要建立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形成有效的质量监控体系,明确各主要教学环节的质量标准,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