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更好地构建上文提出的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框架,结合能源专业转型的理解,认为应当着 重发展以下关键技术。
一、智能传感及智能终端技术
作为泛在电力物联网发展的基础和最为关键的一环,高精度、含多维特征参量的智能感知技术及状态信息全局智能化终端及其布局技术是发展电力物联网不可或缺的一环。
对于电力设备层智能化传感装置,首先要保证电力设备复杂工况下多维特征参量数据的有效性。发输变配用等各类电力论文发表系统设备,长期处在复 杂多变的运行环境,以变压器为例,温湿度、电磁 场、压力、气体、水分等信息都会对变压器的可靠稳 定运行产生影响。因此,泛在电力论文发表物联网中智能化 传感装置面对复杂的电力设备工况应保证多维特 征参量(光学、电磁、声学信号)传感采集的精度,保 证感知信息的可靠性。同时,为了提高系统数据处 理分析的效率,智能化传感装置应具备设备状态可 靠性评估的能力,将智能传感器件与电气设备本体 的一体化融合设计理念不失为一种更为有效的解 决方案。
对于系统层面的智能化感知技术,不仅需要研 究基于电力论文发表线的电网状态传感技术,而且需要研究 电力论文发表设备状态参量建模、数据聚合与故障诊断定位 技术,并制定适应不同电气设备需求的智能传感器 标准,发展适用于各种工况下的能源电力智能传感 器群。
发展能源信息感知技术不仅仅需要发展传感器设备,还需要构建智能化终端,保证智能化终端的即插即用及业务终端统一管理及配置。同时需要构建智能终端与传感网络现场通信技术。考虑现有微功率无线传感网、蜂窝物联网(NB-IoT、 eMTC、LoRa、Sigfox 等)通信应用技术,保证不同场景下的多模多制式下通信网络适配,从而实现异常事件高精度定位、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同时应研究降低通讯网络时延,保证电力人-机-物协同与交互,并将电力论文发表运维经验认知纳入系统开发,使终端高效智能化。
二、能源信息物理系统融合技术
为构建泛在电力物联网,需将电力论文发表网与设备物联网有机融合,从而实现系统高效化、一体化仿真。如何设计信息物理系统融合的架构是其中关 键技术之一。现阶段不仅缺少融合的技术标准体 系,也缺少面向能源互联网的信息物理系统融合模 型与仿真方法。电信息与物联网信息不仅仅需要 相互交互,更需要将两者信息融为整体,建立综合 性仿真模型及实验平台,实现面向信息流、业务流 和能源流深度融合的联合仿真。在综合考虑能源 供给不确定性的基础上,研究全范围能源期望交互 能力,量化评估多能节点、线路。
三、一体化通信网络技术
为建设泛在电力物联网,需要构建设备与设备、人与设备,人与人之间通讯交互网络,一方面可引入北斗系统,构建自主可控的电力物联网通信、定位、授时与同步应用支撑体系,利用 IPv6 技术实现终端泛在接入;另一方面可引入 5G 技术构建满足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大连接等电力论文发表业务 新需求的高性能泛在接入网络,建议的一体化通讯网络系统,可保证应急状态下数据互联 互通、音视频可靠传输等业务需要,建立电力应急通信与指挥决策平台。同时综合应用AI 技术实现骨干传输网智能化承载与管控,形成泛在电力物联 网通信标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