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0例具有失眠症状的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40例,孔圣枕中丹加味+右佐匹克隆)和对照组(40例,右佐匹克隆)。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结论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
关键词:右佐匹克隆;孔圣枕中丹;慢乙肝;失眠症;文章发表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常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对疾病预后担忧、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社会因素等原因,慢乙肝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可达35%,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症。失眠症状可影响慢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恢复及抗病毒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而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常为肝功能损伤患者慎用药物。失眠在中医学中又名“不寐”“目不瞑”,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睡眠频度过短、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孔圣枕中丹具有补肾宁心、益智安神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右佐匹克隆;孔圣枕中丹;慢乙肝;失眠症;文章发表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简称慢乙肝)患者常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因为对疾病预后担忧、抗病毒药物的使用以及社会因素等原因,慢乙肝患者的抑郁发生率可达35%,从而导致患者出现失眠症。失眠症状可影响慢乙肝患者治疗过程中肝功能恢复及抗病毒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而阿普唑仑、艾司唑仑等苯二氮卓类催眠药物常为肝功能损伤患者慎用药物。失眠在中医学中又名“不寐”“目不瞑”,指由各种原因所导致的以入睡困难、睡眠深度过浅、睡眠频度过短、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为主要表现的睡眠障碍。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孔圣枕中丹具有补肾宁心、益智安神的作用。本研究探讨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具有失眠症状的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58岁,平均(34.3±15.2)岁。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3~59岁,平均(33.5±17.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药品服用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肝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1]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失眠症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患者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CT或B超提示无肝硬化,谷丙转氨酶≥200U/L,凝血酶原活动度>40%;患者具备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或睡眠质量差的情况,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要求诊断为失眠症。
排除标准:由妊娠、哺乳期或精神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者;药物依赖所致的睡眠障碍者;意识、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与失语,不能完成提问者;有严重药物过敏史者;严重心、肺、肾、脑疾病者;慢乙肝基础上并发的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严重疾病者;具有孔圣枕中丹或右佐匹克隆禁忌证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停药者;未按时、按量服药者;治疗前6个月内或治疗期间服用其他可能影响睡眠药物者;最近6个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基础保肝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给予口服右佐匹克隆片(厂家: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09;规格:2.mg),3mg/次,1次/d,于睡前口服。研究组采用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方案治疗。右佐匹克隆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孔圣枕中丹加味治疗,1剂/d,煎服,三餐后温服;方剂组成:炙龟板20g(先煎),龙骨20g(先煎),石菖蒲15g,远志15g。肝郁化火者加生地20g,石决明20g,赭石10g,郁金15g,川楝子15g,香附15g,柴胡15g;心血亏虚者加当归15g,熟地15g,川芎15g,白芍15g,大枣15g,合欢皮15g;脾气虚弱者加生白术20g,薏苡仁15g,茯苓15g,合欢皮15g,炙甘草10g,莲子15g,桔梗10g,香附10g;肾阴亏虚者加山茱萸15g,枸杞子15g,续断15g,怀牛膝15g,龙眼肉15g,紫石英15g,黄精15g,麦冬15g。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用药2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煎、炸、烧烤,慎食牛羊肉,忌烟酒。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评分及治疗结果。采用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6项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失眠越严重。治疗结果以治疗前、后的PSQI得分的分差率进行评价。分差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痊愈为分差率≥75%;显效为分差率50%~<75%;低效为分差率20%~<50%;无效为分差率<20%。总有效率=1-无效率。②分析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转归情况。治疗疗程结束后,分别于第1、4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PSQI评分。③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选取我院2016年2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80例具有失眠症状的慢乙肝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研究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24~58岁,平均(34.3±15.2)岁。对照组男18例,女22例;年龄23~59岁,平均(33.5±17.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对本研究均知情,并签署药品服用知情同意书。
诊断标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参照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慢性乙肝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1]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失眠症采用《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2]中的相关标准进行诊断。
纳入标准:患者诊断为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HbsAg(+),CT或B超提示无肝硬化,谷丙转氨酶≥200U/L,凝血酶原活动度>40%;患者具备入睡困难,睡眠时间短或睡眠质量差的情况,按照《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的诊断要求诊断为失眠症。
排除标准:由妊娠、哺乳期或精神疾病导致的睡眠障碍者;药物依赖所致的睡眠障碍者;意识、精神异常或认知障碍与失语,不能完成提问者;有严重药物过敏史者;严重心、肺、肾、脑疾病者;慢乙肝基础上并发的肝硬化、肝癌、肝衰竭等严重疾病者;具有孔圣枕中丹或右佐匹克隆禁忌证者;治疗过程中出现较严重不良反应停药者;未按时、按量服药者;治疗前6个月内或治疗期间服用其他可能影响睡眠药物者;最近6个月内参加其他药物临床试验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予基础保肝药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给予口服右佐匹克隆片(厂家:江苏天士力帝益药业有限公司;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90209;规格:2.mg),3mg/次,1次/d,于睡前口服。研究组采用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方案治疗。右佐匹克隆的用法、用量与对照组相同。同时给予孔圣枕中丹加味治疗,1剂/d,煎服,三餐后温服;方剂组成:炙龟板20g(先煎),龙骨20g(先煎),石菖蒲15g,远志15g。肝郁化火者加生地20g,石决明20g,赭石10g,郁金15g,川楝子15g,香附15g,柴胡15g;心血亏虚者加当归15g,熟地15g,川芎15g,白芍15g,大枣15g,合欢皮15g;脾气虚弱者加生白术20g,薏苡仁15g,茯苓15g,合欢皮15g,炙甘草10g,莲子15g,桔梗10g,香附10g;肾阴亏虚者加山茱萸15g,枸杞子15g,续断15g,怀牛膝15g,龙眼肉15g,紫石英15g,黄精15g,麦冬15g。4周为1个疗程,两组均用药2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煎、炸、烧烤,慎食牛羊肉,忌烟酒。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①比较两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3]评分及治疗结果。采用PSQI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日间功能6项进行评价,分值越高,则失眠越严重。治疗结果以治疗前、后的PSQI得分的分差率进行评价。分差率=([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治疗前得分]×100%。痊愈为分差率≥75%;显效为分差率50%~<75%;低效为分差率20%~<50%;无效为分差率<20%。总有效率=1-无效率。②分析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转归情况。治疗疗程结束后,分别于第1、4周对患者进行随访,记录患者的PSQI评分。③比较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计量资料用x軃±s表示,用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及治疗结果比较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PSQI 评分及治疗结果比较(n=40)
2.2 两组患者疗程结束后的转归情况分析
疗程结束后第1周,研究组的平均PSQI评分为(8.4±3.1)分,28例未出现明显失眠症状,9例仍出现不同程度失眠,3例脱落;对照组的平均PSQI评分为(11.4±2.8)分,20例未出现明显失眠症状,16例仍出现不同程度失眠,4例脱落。疗程结束后第4周,研究组的平均PSQI评分为(10.4±2.6)分,18例未出现明显失眠症状,16例仍出现不同程度失眠,3例脱落;对照组的平均PSQI评分为(12.5±3.7)分,12例未出现明显失眠症状,19例仍出现不同程度失眠,5例脱落。
2.3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研究组嗜睡3例,头晕2例,腹泻2例;对照组嗜睡6例,头晕2例,乏力2例,口干3例,视物模糊1例,恶心1例。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7.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7.5%(P<0.05)。
3 、讨论
慢乙肝治疗费用偏高,病情进展还可发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社会上对慢乙肝患者的歧视现象较普遍,慢乙肝患者具有较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失眠。从中医角度讲,当感染乙肝病毒时,肝主疏泄和藏血功能均可失调,肝气郁滞、肝失条达、肝血亏虚等症,可致心神失养,发为不寐。失眠在中医学中又名“不寐”“目不瞑”。其病位在心,与肝、脾、肾关系密切,在肾多阴虚而心肾不交,肝多虚热而扰心神,脾多痰热而扰心,其病机关键为阳不入阴。失眠机理的根本在于阴阳失和,营卫失行,其标在于脏腑失衡,邪气壅塞。两者相互影响,但以前者为总括[4]。
孔圣枕中丹为孙思邈所创,载于《备急千金要方》,由龟板、龙骨、远志、石菖蒲四味药组成。龟板性甘、咸、寒,滋养肝肾,养血补心,为方中君药。龙骨平肝潜阳,收魂入肝,镇心安神,为臣药。二药同归肝、心、肾经,互相为用,使神魂安宁,远志入心肾,苦泄散郁,通肾气上达于心,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神定志之品,为方中佐药,丹波元《杂病广要》记载深师龙骨汤,以龙骨配合远志,治疗宿惊失志,阳气不起。石菖蒲性辛,开心孔,利九窍,散肝郁,为使药。如此则肾阴足,心肝宁,心肾交。因患者个体差异,还应随证加减,肝郁化火证,石决明、生地黄、郁金可清热平肝安神。心血亏虚证,大枣甘温引药入心经,黄芪补心之气,当归、熟地、川芎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记载的四物汤构架,养血补血,补而不滞。脾气亏虚证,方中白术为“脾脏补气第一要药”,薏苡仁、茯苓为《和剂局方》参苓白术散构架,可健脾渗湿,与炙甘草、莲子共奏补脾益胃,养血安神之效。肾阴亏虚证,应调补阴阳,使肾阴得复,天冬、黄精甘寒滋腻,滋补肾阴,怀牛膝引药下行,补益肝肾,龙眼肉、紫石英、枸杞子、续断归肾经,甘温助阳,补肝益肾,清心安神,临床多例报导孔圣枕中丹治疗失眠效果较好,不良反应少[5-7]。
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如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耐受较差,可致成瘾性,长期使用易产生依赖。慢乙肝患者疾病过程中可出现头晕、乏力、腹胀、嗜睡等症,长期服用苯二氮卓类药物可加重此类反应,并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如呼吸抑制、肝、肝肾损伤等,因此不作推荐使用。右佐匹克隆是一种新型、快速、短效镇静催眠药,被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批准用于治疗失眠症[8]。右佐匹克隆是佐匹克隆的右旋单一异构体,能有效缩短睡眠潜伏期,增加睡眠时间,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9]。本次研究也发现右佐匹克隆用于失眠的慢乙肝患者安全有效。目前,右佐匹克隆催眠作用的确切机制尚在研究中,多数认为是作用于与苯二氮卓受体偶联的GABA 受体复合物,从而达到改善睡眠的作用。国内有多项临床报告显示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具有明显疗效及安全性[10-11]。唐锴等[12]观察发现右佐匹克隆较地西泮具有起效快的特点,并且不良反应较小、耐药性低、服药依从性好的特点。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SQI评分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提示孔圣枕中丹联合右佐匹克隆较单用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效果更佳,且不良反应较小。分析认为,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具有取长补短的作用,中药能降低西药的成瘾性,减少西药的副反应,而中药能调节患者全身气血,宣畅气机,改善脏腑功能,改善患者日间生活质量。胡锐等[13]对孔圣枕中丹的拆方研究显示,孔圣枕中丹对小鼠的镇静催眠作用较弱。因此,两药联合使用均比单纯用中药或者单纯用西药治疗的效果好。失眠属于一种疗程较长的疾病,本研究随访发现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痊愈率均降低,但是起效率却很高。而患者出院后失眠症状有所反弹,考虑与患者院外服药依从性较差,且未保持规律饮食、作息等有关。
综上所述,孔圣枕中丹加味联合右佐匹克隆治疗慢乙肝患者失眠症的临床效果显著,具有见效快、疗效好、安全性高的特点。需注意应在经方的基础上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随证加减药物,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15更新版)[J].传染病信息,2015,28(6):321-340.
2、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M].3版.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118.
3、路桃影,李艳,夏萍,等.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的信度及效度分析[J].重庆医学,2014,43(3):260-263.
4、黄家薇,李邓辉,廖凯明.中医失眠机理和常用方证具体分析[J].光明中医,2012,27(6):1254-1255.
5、高文军,杨国强.枕中丹加减治疗失眠58例[J].陕西中医,2009,30(1):67.
6、赵淑萍.孔圣枕中丹合交泰丸加减治疗失眠疗效观察[J].四川中医,2010,28(2):71.
7、赵美丽.孔圣枕中丹加减治疗神经衰弱导致的失眠[J].中国民间疗法,2014,22(2):45-46.
8、SCHARFM.Eszopicloneforthetreatmentofinsomnia[J].ExpertOpinPharmacother,2006,7(3):345-356.
9、赵剑华,张静霞,刘敏科.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19,38(5):288-291.
10、王莉,薛亚南,徐锐,等.右佐匹克隆对比阿普唑仑治疗失眠症疗效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8(2):274-279.
11、郭峥.应用右佐匹克隆治疗慢性原发性失眠的临床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12(6):139-140.
12、唐锴,叶庆红,陈志斌,等.右佐匹克隆治疗失眠症患者的疗效[J].临床精神医学杂志,2012,22(3):197-198.
13、胡锐,尚俊平,贠熙章,等.孔圣枕中丹对小鼠镇静催眠作用的拆方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11,27(6):10-12.
相关热词搜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