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方法教学,调动学生五感
基于学生有着好奇心强,对于各教学科目参与性高,乐于在课堂中探索发现等特点,但因缺乏专业的美术技能培训、画面建构能力、绘图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易出现“词不达意”的问题,难以将自己对于画面的联想表达展现出来。
在这种的情况下,美术教师首先应该及时调整教学目标,将教学目标的重点聚焦到教师引导学生主动感知绘画对象的形态、色彩、材质、触感等特性。让学生在头脑内部建构出立体的完整的物品特征,对于所要绘画的主题或对象有着全方位、立体性的认识,学生通过自己的感官主动地获取关于物体的特征,获得了直接知识,与传统教学中从观摩物体,到教师讲解灌输而获得的间接知识不同,是紧密贴近学生自己亲身经历,是学生主动内化的知识。在此过程中,学生主动地吸收知识,锻炼了自身的感官,有了独立思考、自主实践的过程,从而调动了学生对美术论文发表学习的积极性,也提高了自身的审美感知能力。
其次,在教学目标的转变之后教师也要及时利用多种教学方法,针对学生的感官发育阶段性、各类知觉的敏感性,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利用恰当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传统的美术教学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讲授法、演示法来进行课堂内容的推进,而美术学科又是最注重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科目,学生在教师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认识到客观世界、提升审美能力、在生理心理各方面得到发展,应多让学生自己动手,亲自体验,采用实验法、探究教学法、自学指导法等教学方法来推动学生内部能力的增进。
最后,在选用教学方法时,因每个学生有着差异性,需要考虑到班级学生的感官有着不同程度的成熟,教学时既要对拥有不同感知能力的学生进行尊重、耐心的个别教学,也要注意集体主义的教学原则,让全班的整体学生都可以进步与发展。而“五感”的教育理念,是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利用学生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能力,深入情境的进行启发诱导,将教学重点真正聚焦在学生的主体地位上,努力由内而外、由表及里的引导学生的感受、论文发表探究,在美术课堂上自主、自动、自信的进行表现与创造。“五感”与美术课堂相结合,是以学生的视觉为主,调动其他各类感官的能力,让学生可以更加积极、感兴趣、全面的融入美术课堂中,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提高自身的美的修养。
二、多方面引领,倡导自由表达
在传统的教学中,不论是综合课程还是分科课程,都存在着以知识传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具体实践机会相对较少的情况,学生容易在这种情况下产生刻板印象,缺乏对于自己内心感受的表达,固化了自己的思维,磨灭了自身的创造性,用僵化的标准来衡量自身,借助作品与教师范画的相似性来判定自己的作品是否优秀,这是学生很容易陷入的评价误区,也是学生作品趋向共性化的原因。另一方面是,大部分学生未经过系统的美术培训,无法运用线条、明暗、色彩、空间安排等要素来提升画面的观赏性,学生的能力不足也是导致最终作业作品趋向共性化的原因之一。而教师在布置时也按照教材和教师意愿来布置,未必考虑到学生自身是否有充分表达了思想与情感。当下的美术课程标准在造型表现领域要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可以自由创造,大胆表现出自身的情感。
如何让学生大胆地表现和挥洒,重点在于教师要多方面引领学生去感悟物体的特性,先让学生领悟,学生在内化之后才能自由地表达所感所想。第一可以通过“五感”的教学方法融入,调动学生的各类感官去仔细观察画面中的线条、色彩、空间、明暗、形状等造型要素,能够掌握画面中的形式美法则,并且运用重复、对称、统一、变化、模糊等形式进行造型的描绘,让学生在了解美术的形式美法则与艺术语言之后,稳固的掌握美术的论文发表知识,有着画面的基本控制能力。第二可以在掌握基本要素的基础上提升对美术各种材料媒介、绘画技巧的探索,如国画中就有用墨的干、湿、浓、淡、焦的画法。课堂上使用的工具也可以多样化,组合化。通过探寻不同材料出现的不同效果,不仅提升了学生在绘画时的探索乐趣与画面感知能力,还可以让学生清楚了解所使用材料的特性与呈现方式等,也会在绘画与完成作业时挑选不同的画材,从使用材料、表现形式、呈现效果的层面就杜绝了大部分画面的相似性。第三,教师要基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性、学生个体发展的阶段性,来布置合适其年龄特征的美术作业。作业的布置要有层次性与针对性,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就要有对于全班学生的整体掌控,可以通过前测、诊断性评价、询问有经验教师等方法来对学生进行整体的了解,例如部分学生可能对色彩明暗,部分学生在线描时能很好地掌控其疏密、粗细的特点,部分学生有学习过书法的经验等,教师在针对不同情况就要有不同的作业布置,发挥学生的有点,长善救失,才能提高学生对于美术学习与美术课堂的积极性与兴趣。
三、多角度评价,展现美育作用
学生的作业是学生内化知识的体现,是表达情感与能力的显性手段,教师对学生作业的评价不仅是肯定学生表现的一种方法,也是对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态度、对美术学科的情感表达、对知识的掌握能力的肯定。传统的评价中教师容易用过于成熟与专业化的标准来评价儿童的美术作品,过于注重技艺方面的使用或画面中是否体现创意性的标准,过于固化创意性的评价标准,这样不良的评价会影响到学生的心态与论文发表学习兴趣。
新时代的社会生产力、科技与文化等多方面要求培养创新力的人才,美术作为创造性激发的重要课堂也逐渐将此纳入课堂,而教师过于重视创意性在作业上的体现,会使得课堂成为创意性的附庸,想要让学生完成有创意性的作品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而教师的评价便是引导学生走上创新道路的指挥棒。
教师在进行评价时,应尽量采取不同角度进行评价,不能只用终结性的评价给学生的作品“盖棺定论”,美术课堂不止有作业的环节,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表现、行为、态度、情感等都是教师应当考虑的角度,教师要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才能让学生获得反馈,在美育中发展自己全方位的感官能力与绘画能力。美术学科与美育研究中,缺乏对作业评价的详细探讨,尚未能形成一套系统整体的评价体系。笔者认为可以从多角度、多方式、多主体来进行评价。
多角度评价的方式可以允许教师从画面的色彩、构图、明暗、线条等角度来进行评价,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代入学生的视觉来进行评价而不是采用专业的美术角度来看待作品,察觉出学生在画面中的闪光点与技能熟练之处进行点评,教师也应该利用自己的“五感”,不能仅将评价的重点放在绘制的图像和所用的色彩是否鲜艳,而是要注重让教师的评价给学生带来启发意味、促进作用和自我效能感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观看作品、触摸作品肌理、听学生讲解作画过程与心得等方式来增加教师自身对于作业的感知性,如此一来,可以增进学生对绘画的兴趣,提升学生的自我效能感。教师还可以采用多方式的评价,写评语、课堂展示、课后交流、家校互动App、通信软件等方式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的评价,让学生可以在评价环节获得有针对性、启发性、鼓励性的评价。多主体评价意味着要增加评价的对象,教师并不是唯一地进行评价的权威,而是可以将作品展现给不同的主体,让学生与学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对各自的作品进行评价,还可以邀请其他学科任课教师根据他们所教授学科的特点来对学生的作品评价,让家长也参与进评价的过程中来,家长也能了解到学生绘画技能的发展。在此过程之后,教师将所获得的评价进行整理整合,学生可以得到不同主体对自己作品的评价,打开了学生的思路也能推进学生不断进步。
相关热词搜索:美术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