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在特定的情景语境下,语言的使用者会故意地改变其原意,创造性地使用语言(彦源,2012),用一种诙谐的、论文发表新颖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情感。网络流行语作为某个时期、某一领域频繁出现在自媒体以及社交平台上,甚至有些已经被新华字典所收录,成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其独具特色的语言创新形式主要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一、论文发表谐音代替
谐音,即利用读音相同或者相近,在特定的语境下,增强讲话者的表达效果,突出情感。谐音的表达形式多种多样,如数字式同音异型,腾讯QQ风靡一时,成为人们普遍的交友平台,聊天工具时“886”的兴起,代替了汉字“拜拜喽”;此外还有英文单词音译式,“润”的使用常常出现在留学圈中,“润”与英文中的“run”读音相似,如某同学打算去日本留学,其网络表达为“润日本”,这样的表达省去了在聊天打字过程中输入法的切换,进而受到广泛的欢迎。在网络聊天的语境下,尽管人们使用的是一反常理的汉字表达,但十分容易理解,并且更加简便,快捷。
二、旧词新意
旧词新意,意为将原有的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网络的流行效应,对其赋予了新的内涵。如近年来十分流行的“绿茶”一词,其本意是指我国的一种茶类之一,供人们所享用的饮品。而在现代网络中常常指外表柔弱却充满心机的女生,具有浓厚的贬义色彩。
三、论文发表拼音缩略
拼音缩略的形式,是指用汉语拼音的首字母组合而成的新型表达方式。如“yyds”,即“永远的神(yongyuandeshen)”;“xswl”,即为“笑死我了(xiaosiwole)”等。其英文式的书写与读音赋予了此类流行语高大上的外表,更加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这种拼音缩略式的表达形式更加简约,打字更加省时,感染力更强。
相关热词搜索:网络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