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丰富的论文发表文化内涵,引导学生写生实践
传统服饰图案是当地自然环境与人文风物的凝练和反映,所以具有明显特征,将其融入工艺美术教学能够极大地拓展论文发表教学内容。传统服饰从原始社会末期发展至今,其图案拥有多样化特点,无论是图案形式还是艺术纹理都有很多品类。以苗族服饰图案为例,《旧唐书·南蛮传》对苗族服饰以及穿衣风格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记载。就当下而言,苗族位于我国云贵地区,由众多村寨构成,其穿衣风格与服饰样式仍保留着古老的传统,而这样的民族在我国非常多。将传统服饰图案融入工艺美术教学,可以在课程体系方面进行调整,让学生到民间原生态手工艺保存较好的地区进行写生和实践,搜集与整理相关素材,为工艺美术教学增添更多资源。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服饰的装饰以及图案的了解也更进一步,其编制、刺绣等相关技术也给高校工艺美术教学提供了更为生动的教材。传统服饰承载的不仅是人民的智慧,还有一个民族最质朴和深厚的民族情感。服饰图案的内容题材十分广泛,不仅有人物动物、山川日月,还有吉祥文字及代表图腾信仰等图案,同时还可以通过服饰纹样和颜色搭配区分着装者的年龄和婚配与否。比如苗族服饰中的蝴蝶纹样,代表了苗族人祈盼平安和幸福的美好愿望。苗绣中蝴蝶纹和云纹的结合就是寓意如意吉祥。
二、教师做好鉴赏引导,提高学生审美
对于所有的艺术形式而言,鉴赏是核心;对于艺术学科的教学而言,鉴赏课更是一门核心课程,通过鉴赏课程,学生能够形成基本的艺术审美观。在以往的工艺美术教学中,鉴赏对象多为西方作品,由于历史文化和民族习惯不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始终存在一定的距离感,而且在西方作品熏陶下,学生审美逐渐西化。
我国拥有瑰丽灿烂的传统文化,传统服饰图案就是中国历代劳动人民智慧与审美的结晶。因此,要想在高校工艺美术教学中更好地融入传统服饰图案,做好传统服饰图案的鉴赏,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让学生在观赏过程中思考和探寻。这就需要教师具备较深厚的文化积淀,能够结合传统服饰图案对当地民俗进行赏析,引导学生沉浸在教学情境中。例如客家的碎花图案,在客家人的服饰中十分常见。这种独特的颜色和图案构成主要受客家人居住在山区的影响。山区多生长蓝靛,所以以此为主要燃料,配上简单的图形和花样就构成了碎花图案。后期经过客家扎染、蜡染,使服装图案更加美观,同时还没有现代染色污染。学生通过对图案纹饰的鉴赏了解民俗文化,再通过服饰图案加深理解,这一系列流程能帮助学生逐步实现从赏析到创新的转换。在赏析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解读一些难以理解的民俗术语以及与民族文化相关且具有特殊语义的词汇,帮助学生理解并从中汲取灵感,积累艺术理论,形成独立的鉴赏能力,同时树立学生独特的审美观念,这对学习工艺美术的学生而言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做好引导和讲解,提升学生体验感
对于学习工艺美术的学生而言,传统文化的融入是顺理成章且必然的。通过传统服饰图案的鉴赏和历史溯源,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刻地理解中华文化的发展,提升传统文化在青年学生心目中的地位,丰富多样的传统服饰图案和繁复的工艺手法,能够帮助学生认识中国文化遗产和造型传统,扩大学生的认知范围。学生通过对传统服饰图案的学习,不但能够了解制作方式与工艺手法,经过实践和走访,还能将艺术和生活有效联系起来,让自身的美术知识更具实用性,同时美术基础更扎实,对艺术的理解更加透彻。
除此而外,对于学习工艺美术的学生而言,要想提高自身能力,必须从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只有通过实践, 才能真正感受到工艺美术的魅力。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掌握相应的论文发表知识与技巧,在鉴赏和学习完传统服饰图案之后,尝试利用同一种材料制作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感受不同的工艺美感。在创作过程中,学生要学会投入自己的情感,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学会各种工艺技巧与创作形式,通过这些方式表达学生的情感与理念。另外在学习工艺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采用传统服饰图案,比如仙鹤、麒麟、牡丹等图案。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对传统图案的含义和形象进行讲解,强化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记忆。比如在中国封建社会,明清官员章服上的补子就可以通过不同的刺绣和织造图案进行品级区分:文官主要是仙鹤、锦鸡、孔雀等飞禽,取温文尔雅之意;武将主要是狮、虎、豹等猛兽纹饰,取勇猛彪悍之意;而普通官员的方形补子和皇室宗亲的圆形补子分别寓意“天圆地方”和“天人合一”,是承载了我国传统哲学思想的吉祥纹饰。中华民族传统工艺文化不但代表了历史变迁和文化进步,还蕴含了中华民族的工匠精神与民族智慧,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审美能力。传统服饰图案的形象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多样化的表现手法给学生带来了不同的视觉感受,拓展了学生眼界。
四、增加学生文化积淀,培养学生创作力
工艺美术教学要求学生具备实践创作能力,尤其是对图案设计与造型方面的教学,需要学生发挥创造力、想象力,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相对较高。我国的传统服饰图案一般蕴含人们的美好寄语,所以传统图案更加注重含义的传达,通过自然的形象或者抽象的符号来传递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祈求。比如我国传统服饰图案中的“五福择寿”与“松鹤同春”等图案,一般都应用于老年人服装,而象征着多子多福、子孙满堂的百子图则多与牡丹纹、如意纹搭配,常出现在女子嫁衣上,寓意多子平安;麒麟图案则多见于古代妇女服装,寓意仁爱吉祥。在工艺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服饰图案,能够有效增加学生的文化积淀,这个过程需要教师做好引导,并在实际教学中做好教学设计,激发学生自主论文发表探究的欲望,让学生充分了解图案背后的文化信息。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图案进行拆分、提炼与重组,创作出新的样式,让学生完成二次创作。这样不但能够实现文化传承,还能实现传统工艺美术价值的转化, 让学生吸收内化,形成属于自己的创作模式。
相关热词搜索:美术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