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丰富毕业论文来源,提升理论实践性
近些年来,高校本科生的学位论文都来自相关性的研究项目,通常讨论的都是横向工程的工程技术项目,对论文观点的先进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还提升了论文的实践性与应用性,帮助学生将自然科学、数学、工程基础与测绘专业知识进行了深度的融合,对非常复杂的测绘性专业问题运用专业知识进行了解决,最社会可持续发展与工程实践环境相关性问题进行了提升,逐步提升了工程教育专业论文质量,对测绘专业知识研究有实际性价值。
二、测绘专业的建设和综合教学改革效果
高校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措施的落实,测绘专业学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成绩,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三、专业建设水平得到提升
专业建设水平提升主要体现在教师参与了项目的研究与教学指导,测绘工程专业教学,整体构建完善的矿山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建设。2018年获测绘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硕士点,2019年自主设置“矿山灾害监测与控制”二级学科博士点,构建了较完整的矿山行业特色的本硕博人才培养体系。
四、提高了教师教学科研能力
近些年来,某校专业教师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类项目5项、省部级科研项目6项、大型企业横向科研项目3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7项、发明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5项,获批安徽省教学改革项目10项、省部级教学资源和规划教材建设项目9项,发表教研论文20多篇、出版规划教材8部。将学校科研成果融入到实践教学、理论教学、学生创新能力提升等环节中,逐渐提升实验室建设的创新性与先进性。
五、有效促进学生创新实践能力
新的社会人才培养建设体系下,要合理运用实践与教学相结合,以此来提升测量专业学生的自主知识探究能力论文发表。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卫星导航年会上,全国大学生测绘科技论文创新大赛、大学生测绘专业的层次与获奖数量都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测绘毕业生业务能力得到了用人单位的认可,测绘专业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0%以上。
新工科背景下,高校测绘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措施得到了进一步落实,对测绘工程的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提升有非常积极的作用。通过创新专业建设理念、高校人才培养体系改革、教学科研融合方面,实现了高校教学质量水平提升,有效促进了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增强,创新实践教学改革。重构实践教学体系,分阶段、分层次加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工程应用、科技创新、学科竞赛、新技术应用的结合,制订实践教学质量监控体系,促进学生实践动手、应用创新等能力的提高。借助“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增强了学生的测绘专业能力,为社会测绘人才培养起到了良好的教学价值。在测绘工程转型升级与新工科建设方面还有很多现实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有待在往后的教学工作中运用先进教学理念,持续提升教学水平,从加强高校师资力量、改善教师知识结构、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方面做好质量提升,以此来促进测绘教学行业发展。
相关热词搜索:人才培养与实践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