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发表论文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培养体系不健全、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到专业群建设中、教师下企业实践效果不理想等。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就业环境和教学规划要求其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不足。也有高职院校聘请了一些企业兼职教师,但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是在学校担任名誉教授,每年举办几次讲座,真正深入课堂的企业兼职教师很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的是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其具体技能操作,才能取得提高技能的效果。以会计发表论文专业为例,学生需要的是一线岗位的出纳、会计等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时实地的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会计分录、做账、报表等操作方法,才能真正学到需要其掌握的会计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发表论文问题

二、教师培养体系不健全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提倡教师有相应的职业技能,然而对技术资格的要求尚不明确。以会计专业为例,没有专门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制定的资格要求。目前各高校实行的资格要求,大多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尺度也是大相径庭。社会上现有会计方面的职业资格证,多是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教师没有资格获取,而且也不适合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来说,这一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发表论文调研,探索解决方案。另外,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能适应需求,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有针对教师能力提升的各种培训,但是多采取大讲座的形式进行,这种培训远远跟不上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讲座式的培训将所有教师集中起来,不分专业,不分岗位,进行统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这种培训往往是耗时耗力,但却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发表论文问题

三、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到专业群建设中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都被纳入到专业群建设中,依托专业群建设能够将发表论文专业做的更好,从而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发展。但是目前在校企合作中,没有将之与专业群建设结合起来。专业群将已有校内专业进行了整合,原有的校企合作对接层级可能有所偏差,不能很好地与整合后的专业群融入。校企合作中原有的项目合作也可能因为专业整合发生变化,因此校企合作方面还需进一步根据专业群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的实施方案。

四、教师下企业实践效果不理想
       职院校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大多有计划地安排了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发表论文实践锻炼,这种锻炼对教师技能方面的提升很有帮助。但是高职院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调动教师的个人能动性。很多教师下现场实践中,不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要求,认为最终还是要回到学校去,企业也认为下企业现场锻炼的教师时间短,不肯把重要的工作交到实践教师手上。教师下企业锻炼主要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或是职称评聘需要,过后也很少再与企业取得联系,不能随时跟进企业的技术实践更新,企业实践的效果无法持续。

相关热词搜索:会计发表论文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发表论文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教师的培养体系不健全、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到专业群建设中、教师下企业实践效果不理想等。
一、教师队伍结构不合理

       高职院校的学生生源质量较差,就业环境和教学规划要求其掌握扎实的职业技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的教师大多来自高校毕业的硕士生、博士生,理论基础扎实,但是实践操作方面的经验不足。也有高职院校聘请了一些企业兼职教师,但这些兼职教师大多是在学校担任名誉教授,每年举办几次讲座,真正深入课堂的企业兼职教师很少。高职院校的学生更需要的是企业的一线技术人员担任教师,在课堂上指导其具体技能操作,才能取得提高技能的效果。以会计发表论文专业为例,学生需要的是一线岗位的出纳、会计等作为实训指导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进行实时实地的指导,教给学生具体的会计分录、做账、报表等操作方法,才能真正学到需要其掌握的会计职业技能。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发表论文问题

二、教师培养体系不健全

       目前各高职院校都提倡教师有相应的职业技能,然而对技术资格的要求尚不明确。以会计专业为例,没有专门为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制定的资格要求。目前各高校实行的资格要求,大多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做出的,在实际施行过程中尺度也是大相径庭。社会上现有会计方面的职业资格证,多是针对企业财务人员的,教师没有资格获取,而且也不适合教师。对于高职院校教师队伍的培养来说,这一问题还需从多方面发表论文调研,探索解决方案。另外,教师的专业培训不能适应需求,高职院校每年都会有针对教师能力提升的各种培训,但是多采取大讲座的形式进行,这种培训远远跟不上教师队伍建设的需求。讲座式的培训将所有教师集中起来,不分专业,不分岗位,进行统一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培训,这种培训往往是耗时耗力,但却效果不佳。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发表论文问题

三、校企合作没有深入到专业群建设中

       在“双高计划”背景下,专业都被纳入到专业群建设中,依托专业群建设能够将发表论文专业做的更好,从而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规划发展。但是目前在校企合作中,没有将之与专业群建设结合起来。专业群将已有校内专业进行了整合,原有的校企合作对接层级可能有所偏差,不能很好地与整合后的专业群融入。校企合作中原有的项目合作也可能因为专业整合发生变化,因此校企合作方面还需进一步根据专业群建设的实际情况调整具体的实施方案。

四、教师下企业实践效果不理想
       职院校为了提升教师的职业技能,大多有计划地安排了专业课教师下企业发表论文实践锻炼,这种锻炼对教师技能方面的提升很有帮助。但是高职院校在实施的过程中,往往没有调动教师的个人能动性。很多教师下现场实践中,不能严格遵守企业的要求,认为最终还是要回到学校去,企业也认为下企业现场锻炼的教师时间短,不肯把重要的工作交到实践教师手上。教师下企业锻炼主要是为了完成学校要求或是职称评聘需要,过后也很少再与企业取得联系,不能随时跟进企业的技术实践更新,企业实践的效果无法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