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发表论文引言
中国旅游演出事业发展将近40年,目前旅游演出的理论研究滞后于其实践发展的速度,在旅游演出领域,理论研究的角度虽然多样,但是主要还是集中在关于旅游演出产品与现象的描述与评价上,对旅游演出的概念界定、产品特征、发展状况等方面的发表论文研究较少。所以本文从理论层面入手,深度解析旅游演出,完善与丰富旅游演出的理论研究体系。
二、发表论文旅游演出与传统演出的比较
传统演出与旅游演出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通过比较更加凸显旅游演出的独特。发表论文第一,观众对象。传统演出以当地居民为主,兼顾外来游客;旅游演出则主要以外来游客为主,兼顾当地居民。第二,演出主题。传统演出没有固定的主题,形式广泛多样;旅游演出的主题则是以当地地域相关特色文化为主要挖掘对象。第三,演出场所。传统演出以室内舞台为主;而旅游演出以“室内+室外”多样的演出场所为主。第四,演出时间。传统演出的时间按照当地居民的作息进行计划;旅游演出则按照游客的旅游时间进行计划。第五,运作方式。传统演出的运作方式是商业性与公益性的结合;但是旅游演出主要以商业化运作为主。第六,依托环境。传统演出依托的环境广泛,城市乡村各地进行;旅游演出则以旅游目的地为依托环境。第七,行业属性。传统演出存在公益性质,所以具有事业属性,是事业型和产业型的结合体;旅游演出则以商业化运作为主,属于产业类型。
三、旅游演出的发表论文特点
通过与传统演出的比较,分别从地域性、娱乐性与参与性、周期性三个方面去分析旅游演出的特点。
1、地域性
旅游演出通常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开发,将文化资源与演艺科技手段相融合,凸显演出主题,促进旅游演出的发展。比如,中国实景旅游演出《印象刘三姐》在创作初期广泛要求宗教、社会、演出等多学科专家对当地的民族文化、旅游资源、旅游市场情况、文化与演出结合可行性进行研究论证,最后把桂林的山水文化,侗、壮、苗族等少数民族文化融入演出中,突出了桂林的地方文化特色。
2、娱乐性与参与性
旅游演出本身是为游客量身定做的精神文化产品,所以更加凸显娱乐性,给游客带来休闲娱乐的感受。发表论文比如韩国旅游演出《乱打》,通过非语言表演的形式,使用刀和菜板等厨具升华成帅气的乐器进行表演。这样的表演,消除了语言障碍,男女老少可以一起享受,增强了娱乐性。
对旅游演出空间的再扩展,打破“第四堵墙”,消除观众席与舞台的隔离,使观众参与到演出中去,增强观众的参与性。比如Punchdrunk剧团所创作的浸没戏剧《SleepNoMore》(上海版)。这是沉浸式戏剧的开篇之作,改编自莎士比亚经典作品《麦克白》,故事发生在麦金侬酒店内。在观剧过程中,观众不再被观众席座位所束缚,并给予了观众绝对的参与权,成为这个演出的自由探险者,去探索充满细节的90多个的房间内的未知。
3、周期性
旅游演出作为演出旅游的子类别,与旅游业态具有高度相关性,随着旅游业态的生命周期波动而呈现周期性波动。旅游演出与旅游业态有着相似的周期波动表现,并且具有一定规律性。旅游演出同旅游业态相似(包括初成期,增长期,成熟期和更替衰退期),初成期到成熟期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是新业态的表现形式。随着成熟期的结束,会进入更替或衰退期(或者继续持续上升,或者逐渐衰退),这是旧业态的表现形式,但是它依旧有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