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的重要性
由于高职院校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用技能水平,旨在带动学生进行就业,因此当前高职院校教学的时候, 主要进行一些专业技能课程的教育,没有认识到体育课程和就业之间的联系,在实际的课堂中,对于体育课程的重视程度较差,没有结合新型的教育方式进行开展,导致了学生的运动热情较低。在当前的体育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大多是以自己为主体,单方面的进行课程训练内容的制定,没有针对学生的喜爱和身体素质等进行教学。在课堂上,教师先单方面的进行期刊发表理论知识的讲解,随后为学生做出示范,然后带动学生进行动作技能的重复训练,导致了学生只能单方面的进行学习,没有自己选择的机会和空间。这种教育方式消磨了学生的运动热情,不能让学生进行负能量的释放,也没有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导致了就业问题依然没有得到解决。
二、师资力量薄弱
同时高职院校具有特殊性,缺乏体育专业的师资力量,导致了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较低。当前,社会上还是有很多人对于高职院校持有不公平的看法,认为高职院校是学习不好的孩子们读书的地方,导致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高职院校就业,高职教育的教学团队相对于正规学校的教学团队水平较低。同时,受到了社会上的偏见的印象,导致了很多的教师自身想法也存在误区,认为高职学校的学生素质较低、文化水平较差,在日常教育中难以管理,从业的时候不会考虑高职院校。很多本院的教师,也存在着跳槽的想法。学校缺乏专业的期刊发表知识人才对于学生进行教导,不能有效的将就业目标和体育运动相结合,导致了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的时候存在着马虎敷衍的行为,甚至逃课率较高,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较低,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使学生的就业发展受到阻碍。
三、教学设施供应不足
体育锻炼必须要依靠器材,同时还需要体育场地, 如排球、篮球、足球等经典的体育运动项目,都需要专门的场地来进行。近年来,各高职院校纷纷扩招,只注重学生的招收数量,在师资方面,也只是注重一些文化课程、技能课程的教师的招纳,对于体育专业的教师的要求较少,在学校扩张的时候,只是进行教学楼和宿舍的翻新或者是新建,没有结合现代化体育期刊发表教学的需求, 进行教学的设施的购置。学校在发展的时候,各项资金必须要合理的运用,但是体育场地的扩建和体育器材的购置都需要资金进行支持,学校的经费有限,不能投入足够的经费进行运动器材和设施的引进,导致了很多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资源十分稀少,体育设施不完善,设施种类少,样式陈旧,很多学校甚至都没有正规的篮球场地、游泳馆、专业跑道等,不利于带动学生进行锻炼。
相关热词搜索:体育期刊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