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师论文发表课程思政意识不足
在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中,教师扮演着引导者、推动者的角色,教师对课程思政的认同度、认知度,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课程思政教学成效。因此,为强化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必须要提高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然而当前一些专业教师却存在课程思政意识不足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师除去要履行教学、科研等职能外,还要承担诸如社会服务等相关职能,因为所担负的工作压力不断加重,使得教师难以将所有精力用以课堂教学。受此方面因素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在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中,无法从社会发展层面及人才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角度进行深入论文发表分析,对课程思政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中所能发挥的重要作用也缺乏有效认识,进而也难以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强化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中去。在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中,更多是为了完成学校安排的教学任务而流于形式地进行课程思政教学,使得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二、论文发表教学设计先进性不足
与传统课程论文发表教学相比,课程思政教学偏向于师生双方紧扣知识传授、思政教育两大中心进行交流互动,因此这不仅是一个知识传授的过程,更是一个价值观树立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开展好教学设计工作是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环。
然而,当前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设计较为滞后,由于教师课程思政意识不足,使得他们在课程思政教学设计上也流于形式,依然沿用传统课程教学下的教学设计理念,而没有切实考虑课程思政的特殊性。教学设计缺乏先进性, 不仅不利于在专业知识讲授上实现学生的有效吸收,同时在课程思政教学上也收效不明显。所以,在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中,必须要妥善解决教学设计先进性不足的问题。
三、论文发表思政元素融合不足
将思政元素融入专业课程教学中是课程思政中十分重要的一环,而如何推进主流思政元素与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也是当前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中面临的一大问题。随着近年来我国课程思政改革的不断推进,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的教学质量得到有效提升,但现阶段仍存在思政元素融合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师对课程思政内容认识不到位,无法将与思政教育相关的知识理念、元素内容等,有效融入课程教学实践中。而之所以会造成这种局面,主要是因为教师没有对课程思政与专业课程相互间的关联性进行全面深入论文发表研究,进而在思政元素挖掘、融合上无从入手。因此,如何推进思政元素与食品分析类课程教学的有效融合,是当前高职食品分析类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中有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