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大的民生。随着信息时代的多元化变迁,社会人才需求日益高涨,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成为热门话题,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成为亟待解决的首要任务。在新形势下, 单一的知识运用和技能操作已经不能适应经济社会的发展, 道德品行与意志观念占据更重要的角色定位,这与思政教育论文发表的本质不谋而合。因此,如何探究思政教育融入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科学机理,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助推思想政治教育载体优化更新,是值得深入思考的现实命题。
一、思政论文发表工作与就业指导育人合力差
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类似产品出口问题,产品的设计、完善需要各部门协同发力,寻求良好的市场反馈。思政教育是产品口碑塑造的主导要素,通过整合学生管理各环节的育人资源,达到产品最优化。其中,贫困生群体是品牌打造的重点服务对象。现实情况是,高校各职能部门相互独立、沟通交流机会少,很难就单一主题开展常态化探讨。作为大学生思政教育论文发表的直接主体,辅导员日常事务琐碎,对贫困生思想动态和就业情况了解得极少;资助部门偏重物质资源提供,精神资源的帮扶力度显然不够;就业部门上层把控,虽落实开展了一系列招聘活动,但过度关注数据结果,对贫困生过程化教育有所欠缺。
二、教育论文发表内容与实际需求关联不紧密
高校贫困生群体基数庞大,所涉问题复杂多样。此类学生受家庭经济限制,在涉及就业问题时表现出异于常人的特性。而思政教育在对象选取层面没有过于明确的界限,更多地追求普适的教育效果,对贫困生这一特定人群缺少分类指导。另外,思政教育论文发表内容泛化、手段单一,即使对贫困生进行感恩教育或励志教育,也总是侧重理论学习或情绪感染, 无法渗透核心问题的根源,不能满足学生对未来生活和成长发展的美好期待,徒增贫困生对思政教育的反感。
三、就业心理论文发表与日常危机区分度不高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多发,心理中心在日常咨询和突发事件处理上耗损过多精力,贫困生群体在应对就业竞争高压时,心理应激反应强烈,却无法在第一时间被精准感知; 高校专业师资队伍匮乏,无法对贫困生就业心理问题开展深入研究,没有实现阶段化的价值观念引导、生涯规划指导和心理健康疏导,思政教育论文发表成果不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