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教育是一种让大多数残疾儿童融入普通学校课堂的教育。随着《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 (2017-2020 年)》的提出,我国越来越重视残疾人教育,越来越重视融合教育的发展,把完善融合教育体系、增强融合教育保障和提高融合教育质量列为重点任务。而融合教育教师是融合教育的关键因素之一,融合教育教师需同时具备特殊教育知识技能和普通教育知识技巧,是融合教育环境的创设者,是融合教育课程的设计者,是融合教育背景下的研究型学习者。发表论文本研究主要就融合教育教师现存问题进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几点融合教育人才培养建议,希望能够有效推动融合教育发展。
一、融合教育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相关发表论文知识与技能
融合教育教师缺乏融合教育相关发表论文知识与技能, 使得融合教育停留在数量上融合、表面上融合, 而实际教学中融合质量堪忧。由于缺乏融合教育相关知识与技能,在课堂上,融合教育教师对教学方法的选取和教学内容的设置常常只适合普通学生,而难以满足特殊学生的特殊教育需求,从而出现了“教育回流”现象,这更把融合教育教师推离了融合教育, 十分不利于当前融合教育的发展。
二、发表论文融合教育教师角色界定模糊
融合教育教师们对自己的角色界定较为模糊,习惯性把自己当成普通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是融合教育教师,因而采取的教育发表论文方式多是从普通学生出发,忽视了特殊学生个别化教育问题和融合课堂差异教学,融合课堂教学成效低。
三、融合教育教师发表论文专业化受限
教师不只是传授知识的人,同时也是接受知识的人。教师需要走出去, 了解其他地区教师的教学,而不是闭门造车,融合教育教师更应如此。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融合教育教师很少有机会走出去,很少有机会和其他地区的融合教育教师交流学习。对此,除了外部环境支持外,融合教育教师需要不断更新自身的融合教育发表论文知识,提高专业化能力。但需注意,当专业化的途径有限时,融合教育教师就难以获得融合教育的前沿信息,融合教育的质量也就因此大打折扣。
融合教育教师身心俱疲。融合教育教师需在原本上课的基础上,花费更多的精力和时间在特殊学生身上,这无疑加重了教师的教学负担。再加上考核压力、学生成绩压力,这些都让融合教育教师身心俱疲,降低了自我效能感。另外,融合教育教师在教学中遇到问题、陷入困境时,没有及时获得融合教育专家、同行的帮助,而是要自己单打独斗,因为产生了一种孤独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