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
正文

关注生命: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嬗变

       20世纪80年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双基”,也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中心乃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以魏书生为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80年代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基本动向。1978年,魏书生教学改革起步于辽宁盘山县三中, 这是一所教学设备与教学经验都相对匮乏的学校, 生源都是重点中学选拔后的淘汰生。魏书生的教学改革主要是从改变后进生开始的。魏书生着重强调课堂以“学”为主,教师的作用就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这45分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求得更高的学习效率。针对语文教学,魏书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魏书生还将语文知识比作一棵树,由此而提出“语文知识树”教学法。知识点就是“知识树” 的枝杈,枝杈下面还有小杈,让学生学起来目标更明确。“六步法”和“知识树”等方法的实践,大大改变了学生听不懂,只能在教室“陪坐”的现象,提高了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得利用课堂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不难发现,以魏书生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其基本特点正是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中心,以方法为着力点,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取向。

关注生命: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嬗变

       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论文发表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性逐步提升。所谓素质教育乃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强调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李吉林可以说是这个阶段基础教育改革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如果说魏书生的教育改革主要只涉及知识认知与学习方法层面的改革,那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则是拓展到关于人的个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美感能力等方面。李吉林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以“情境教学”为核心,而后延伸到其他学科而发展为“情境教育”,再到推广而发展的“情境课程”的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她将自己的“情境教学”理论总结为“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李吉林的教育思考与实践涉及教育的基本目标、课程、方法以及与社会的联结,表现出基础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整体性。

       1997年,叶澜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力求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进而提出一个重要的教学命题:“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由此,生命视角与活力发展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基本话语。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逐步展开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特征是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就课程目标而言,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课程结构而言,力求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就课程内容而言,力求改变“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就课程实施而言,力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建构的学习;就课程评价而言,力求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状况,形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则是在回归生活、关注生命的过程中,促成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与个性发展,增进个体生命活力,培育创造力,养成健全个性。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简言之,20世纪8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主题乃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是多样化素质发展,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乃是多方面素质发展、个性发展与活力发展的统一。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教育回到儿童,回到教育自身内在目的的体现;新课程力求面向每一个学生,意在凸显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凸显个性发展的要求,体现教育民主化的需要;新课程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乃是进一步延续了多方面素质发展的主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凸显学生的活力发展,也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基本路径与方式。

       简单回顾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改革在一步步向前推进:从20世纪80年代侧重方法的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注,再到新课程对基础教育整体的改革,我们的改革路径大致沿着由点(方法)到面(多方面素质)到体(基础教育整体)的改革。客观地说,尽管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着难以缓解的应试教育难题,但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效乃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即使这一点很难成为普遍性的实践,但至少在观念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二是教师越来越多地超越惯常的教育路径,而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自觉意识和个人性教育教学理念;三是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学校的自觉追求,使得学校超越单纯作为教育的执行者而逐步拥有了办学的自主意识。由此而带来的具体变化是学校教育改革逐步趋于整体化,学校理念的设计趋于精细化,课堂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到学科价值层面。

       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无疑是需要肯定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历经新课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会不断地、甚至是较大面积地空心化问题?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在越来越多地超越知识技能与能力发展,而凸显青少年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强调多方面素质发展、个性发展与活力发展的同时,客观上弱化了个体的价值引导。尽管新课程理念也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但由于我们是把价值观作为与其他素养平行发展的要素,而并非作为一种整合的机制,实际产生的效果往往是一手软、一手硬,也即可测量的能力素养更硬,而个性发展、活力发展无疑顺应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故依然得以强化,而价值观的教育自然地就处于边缘化的位置,难以实现其在个体发展中的引导性。

 


相关热词搜索:教育改革 嬗变 中国 生命

热门期刊
027-59765396
联系地址 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万达广场A栋504 周一至周五 09:00-17:30
友情链接: 会计培训班 | 老酒回收 | 出国留学申请 | 论文发表 | 企业培训系统 | Linux运维培训 |

网站地图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8 湖北帆云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www.xrqkw.com. All Rights Reserved ,鄂ICP备19020030号 如您在使用的过程中任何产品或技术性问题请反馈

编辑
顾问

联系客服

企业QQ,一对一编辑辅导发稿
QQ交谈 网页在线咨询

服务时间

周一至周五
08:30-17:30

服务
热线

18685220838
24小时服务热线:027-59765396

关注生命: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嬗变

       20世纪80年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目标是“双基”,也即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中心乃是教学方法的改进。以魏书生为例,我们可以从中发现80年代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基本动向。1978年,魏书生教学改革起步于辽宁盘山县三中, 这是一所教学设备与教学经验都相对匮乏的学校, 生源都是重点中学选拔后的淘汰生。魏书生的教学改革主要是从改变后进生开始的。魏书生着重强调课堂以“学”为主,教师的作用就是充分高效地利用这45分钟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以求得更高的学习效率。针对语文教学,魏书生提出了“六步教学法”,即定向、自学、讨论、答疑、自测、自结。魏书生还将语文知识比作一棵树,由此而提出“语文知识树”教学法。知识点就是“知识树” 的枝杈,枝杈下面还有小杈,让学生学起来目标更明确。“六步法”和“知识树”等方法的实践,大大改变了学生听不懂,只能在教室“陪坐”的现象,提高了后进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能够让学生充分得利用课堂的时间,获取更多的知识。不难发现,以魏书生为代表的教学改革,其基本特点正是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为中心,以方法为着力点,以提高学习效率为取向。

关注生命:当代中国基础教育论文发表改革的嬗变

       20世纪90年代,素质教育论文发表逐步成为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教育教学改革的整体性逐步提升。所谓素质教育乃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等文件均强调要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李吉林可以说是这个阶段基础教育改革的代表性人物之一。如果说魏书生的教育改革主要只涉及知识认知与学习方法层面的改革,那么李吉林的“情境教学法”则是拓展到关于人的个性、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以及美感能力等方面。李吉林的教育思想主要是以“情境教学”为核心,而后延伸到其他学科而发展为“情境教育”,再到推广而发展的“情境课程”的基础教育改革理论与实践。她将自己的“情境教学”理论总结为“儿童—知识—社会”三个维度。李吉林的教育思考与实践涉及教育的基本目标、课程、方法以及与社会的联结,表现出基础教育改革与探索的整体性。

       1997年,叶澜针对传统课堂教学的问题,力求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地认识课堂教学,构建新的课堂教学观,进而提出一个重要的教学命题:“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由此,生命视角与活力发展逐渐成为基础教育研究与实践领域的基本话语。

       从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逐步展开的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基本特征是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整体性。就课程目标而言,力求改变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倡导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就课程结构而言,力求改变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状况,重建新的课程结构;就课程内容而言,力求改变“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状况,体现课程内容的现代化;就课程实施而言,力求改变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状况,倡导建构的学习;就课程评价而言,力求改变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的状况,形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促进课程的民主化与适应性。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则是在回归生活、关注生命的过程中,促成个体多方面素质发展与个性发展,增进个体生命活力,培育创造力,养成健全个性。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无疑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素质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简言之,20世纪80年代我国基础教育的基本主题乃是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获致,20世纪90年代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是多样化素质发展,21世纪以来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主题乃是多方面素质发展、个性发展与活力发展的统一。新课程着眼于学生的发展,无疑是教育回到儿童,回到教育自身内在目的的体现;新课程力求面向每一个学生,意在凸显每个人的教育权利、凸显个性发展的要求,体现教育民主化的需要;新课程提出了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关注学生全面、和谐的发展,乃是进一步延续了多方面素质发展的主题;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则是凸显学生的活力发展,也是实现人的个性发展的基本路径与方式。

       简单回顾当代中国基础教育改革的历程,可以发现我们的教育改革在一步步向前推进:从20世纪80年代侧重方法的探索,到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多方面素质发展的关注,再到新课程对基础教育整体的改革,我们的改革路径大致沿着由点(方法)到面(多方面素质)到体(基础教育整体)的改革。客观地说,尽管我们今天依然面临着难以缓解的应试教育难题,但我们的基础教育改革带来的成效乃是毋庸置疑的:一是前所未有地提升了学生在教育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即使这一点很难成为普遍性的实践,但至少在观念上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二是教师越来越多地超越惯常的教育路径,而拥有了一定程度上的教育自觉意识和个人性教育教学理念;三是教育教学改革越来越多地成为了学校的自觉追求,使得学校超越单纯作为教育的执行者而逐步拥有了办学的自主意识。由此而带来的具体变化是学校教育改革逐步趋于整体化,学校理念的设计趋于精细化,课堂教学改革也逐步深入到学科价值层面。

       新课程改革取得的成效无疑是需要肯定的,值得思考的问题是,为什么历经新课程而成长起来的一代新人会不断地、甚至是较大面积地空心化问题?这里的关键问题在于,我们的教育改革在越来越多地超越知识技能与能力发展,而凸显青少年学生个体的自主性,强调多方面素质发展、个性发展与活力发展的同时,客观上弱化了个体的价值引导。尽管新课程理念也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但由于我们是把价值观作为与其他素养平行发展的要素,而并非作为一种整合的机制,实际产生的效果往往是一手软、一手硬,也即可测量的能力素养更硬,而个性发展、活力发展无疑顺应了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故依然得以强化,而价值观的教育自然地就处于边缘化的位置,难以实现其在个体发展中的引导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