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在临床体液检测中配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价值。方法:选取住院患者体液标本112例为研究对象,在标本收集后立即送检,体液样本均依次完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对检验结果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在血性、非血性体液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检测结果在红细胞计数中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983,0.999);当有核细胞数(TC-BF)>100×106/L时,TC-BF及分类相关性较好(r>0.9);当TC-BF≤100×106/L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检测在TC-BF、单个核分类百分比、多个核分类百分比测定结果相关性较差(r=0.715,0.668,0.752)。结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体液检测中,检测效能良好,能够有效满足临床体液检测需求,实现体液常规细胞计数检测的自动化。
在体液标本检测中,胸腹水、脑脊液均是常规项目,通过体液标本的细胞学检查,能够为相关疾病的诊断、治疗提供参考。以往,体液检测普遍应用显微镜下手工计数及分类,即手工法,并将其结果作为临床判断的金标准,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手工法具有操作复杂、费时费力的特点,并且其检测结果重复性差,误差较高,难以在临床实践中形成标准化规程。近年来,随着临床检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及相关设备的普及、应用,部分新型号的体液标本检验分析仪(血细胞、尿沉渣)逐渐在临床中得到应用,发挥着细胞计数与分类的作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即是其中之一,通过体液分析模式,可有效实现针对体液细胞的自动化监测、分析。本研究选取112例患者的体液标本进行分析检测,旨在分析在临床体液检测中配合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价值,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9月112例住院患者的体液标本为研究样本。其中,胸水44例,腹水36例,脑脊液25例,关节液7例。在标本收集后,立即送检,体液标本均依次完成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所有检验操作均于2 h内完成。
方法:(1)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通过全自动血红胞分析仪(生产厂家:迈瑞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BC-6800Plus)对取得体液标本进行检测,经体液模式下,≥2次重复测定,针对测定结果进行记录,重点为红细胞数(RBC-BF)、有核细胞数(TC-BF)以及其分类结果,计算平均数,同时由检验专家,进行散点图的观察,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计算强荧光细胞比率。(2)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测: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后,针对同一份体液标本,再进行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测操作,参考《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经显微镜辅助,以标准牛鲍氏计数板对RBC-BF、TC-BF进行≥2次计数,并取均值为最终值。再将其对应体液标本进行离心(1 500 r/min,5 min)操作,取3张沉渣制片,2张完成瑞氏染色,1张备用,由≥2名人员操作,在显微镜辅助下对不同涂片中计数200个有核细胞,并进行分类(2次),对涂片中单个核细胞(MN)、多个核细胞(PMN)百分比均值进行计算。所有手工操作由经过专业培训且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
观察指标:统计RBC-BF、TC-BF,计算MN、PMN百分比均值。按照细胞数差异进行分组,TC-BF以100×106/L为界限;RBC-BF以血性、非血性分组。
统计学分析:数据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予以处理;对检验结果中RBC-BF、TC-BF及其分类百分比结果进行记录,以中位数表示,以手工法为参考,对检测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
结果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的相关性分析:在血性、非血性体液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检测结果在RBC-BF中均有较好的相关性;当TC-BF>100×106/L时,TC-BF及分类相关性较好;当TC-BF≤100×106/L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检测在TC-BF、单个核分类百分比、多个核分类百分比测定结果相关性较差。
近年来,随着医学检验技术的快速发展,在融合电阻抗、流式细胞术、荧光染色技术后,全自动体液细胞检验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检测效能也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在本次研究中,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体液标本进行检测,利用激光流式细胞术和荧光感染技术,能够精准、高效地识别与检测体液标本中的有核细胞,再通过鞘流阻抗通道,完成体液标本中红细胞的检测,并借助特殊的体液模式,全程自动化完成体检指标的检测。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的检测结果中,除常规报告参数(7项)外,还涵盖了强荧光细胞比率、白细胞技术等指标,进而为后续制作核细胞分类散点图提供参考,进而提升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准确性。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血性、非血性体液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检测结果在RBC-BF中均表示较好的相关性;当TC-BF>100×106/L时,有核细胞计数及分类相关性较好。该结果说明,针对研究涉及的112例体液标本,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其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现。当TC-BF≤100×106/L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检测在TC-BF、单个核分类百分比、多个核分类百分比测定结果相关性较差。该结果原因分析:血性标本红细胞总数差异较大、数量过多,在进行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过程中,需稀释倍数较高,且受到重复操作、误差值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导致标本测定结果出现一致性差异。在血性细胞标本中,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其相关性结果一致性较好。个别标本细胞计数值较高,可能是由于血性标本中患者的个体因素的差异所致,如细胞数过少,则可能存在“泊松分布现象”,造成计数、分类的偶尔误差增加,最终表现在检测结果中,即重复性差、一致性低。
寿爽等研究显示,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检测,不论血性或非血性体液标本,两种方法的RBC-BF相关性均较好。在白雪的研究中,也表明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和手工法检测其一致性检验效能较好。
虽然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在临床应用中具有诸多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现阶段,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技术仍然无法完全取代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技术,尤其是在对TC-BF检验中,因为其结果涉及标本性质的定义。因此针对有核细胞的技术,在临床体液检验工作中,不仅在检测技术的选择,还需要检验技术人员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相关质量标准进行检验,有效提高临床检验报告质量。
综上所述,在临床体液检验中,针对体液细胞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尤其是对血性、TC-BF较多的体液标本,在应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验技术上,能够有效减少误差,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提升检验效能,降低临床工作量。但对于RBC-BF、TC-BF较少的体液标本而言,建议以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配合显微镜下手工计数以及分类检验,同时无需进行结果分类。对于存在血性、数量较少有核细胞的体液标本检验上,建议优先溶解红细胞,再进行手工法计数,以提高检验结果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