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的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的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应是一个包含事前绩效管理、事中绩效管理、事后绩效管理,对预算编制、执行、决算等各个阶段起到监督和指导作用,并对事前绩效管理阶段、事中绩效管理阶段、事后绩效管理阶段进行评价且输出与应用全过程绩效评价结果的一种预算管理方法。在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进程中,厘清和衔接事前绩效评估及评估结果应用、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及监控结果应用、事后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等各环节,输出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结果
一、全过程预算绩效应用理论的基础
预算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是输出绩效评价结果,通过构建信息透明机制公开绩效评价结果,建立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资金分配、问责的联系。一方面,缓解财政部门与预算部门 ( 单位) 之间、部门负责人与具体经办人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另一方面,实现政府对公众的承诺,提供更好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为最大限度加强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对资金投入事前绩效、运行绩效以及完成绩效进行跟踪控制,考核绩效目标审核结果应用情况、事前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情况和事中绩效监控管理结果应用情况。一方面,加大对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每阶段绩效运行情况的管理和控制; 另一方面,利用激励约束措施对责任主体进行锁定与督促,从而输出高质量的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结果,为预算资金申请提供参考依据,让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形成闭合循环,从而提高预算资金的使用效益。
二、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理念尚未形成
目前,各级政府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以节点式管理为主,未形成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理念发表论文。一方面针对项目属性分别实施事前绩效评估及评估结果应用、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及监控结果应用、事后绩效评价及评价结果应用。另一方面针对同一项目实施全过程预算绩效评价结果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在对同一公共政策项目支出进行全过程绩效管理时,实施项目的事中评估和后评估的前提是该项目未实施前评估 。
相关热词搜索:预算绩效评价发表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