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疫情使全球治理陷入发展困境的论文发表背景下,世界上很多国家将经济绿色复苏和绿色合作作为恢复经济、重新调整对外合作格局的重要路径。根据中国“一带一路”绿色发展伙伴倡议和中国与中亚国家绿色合作发展实际,今后绿色合作的主要关注点包括加强绿色政策沟通与协调、深化生态环境合作、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重视清洁能源合作、开发绿色金融工具和加强人力资源机构建设等方面。
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绿色合作可以根据上述发展宗旨,结合中亚国家绿色合作发展特点,进行有重点的工作部署。
一、中国可以注重加强与中亚国家在绿色发展理念和政策论文发表
今后中国可以注重加强与中亚国家在绿色发展理念和政策上的沟通与对话,特别是在中亚一体化发展趋势日益明显的背景下,将中亚国家作为区域合作整体进行高效接触和对话。绿色合作的设计与规划具有长期性、综合性和整体性等特点,需要各方站在国家发展的战略高度统筹安排。推动国家间绿色合作多边对话,加强顶层规划设计与布局,有利于从政治层面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
二、中亚各国绿色发展的特色需求规划和实施论文发表
应结合中亚各国绿色发展的特色需求规划和实施重点项目,将中国与中亚国家的绿色生态环境合作提升到新的发展水平,特别是注重规划和实施绿色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在顶层设计规划、吸引投资、技术攻坚克难、项目施工具体环节、质量检查勘验、运营和后期管理维护等方面将工作落实到实处,切实提升合作效率。今后中国对中亚地区的绿色投资仍主要集中在能源和交通领域,这一定位符合项目所在国的客观禀赋条件和现实需求,因此结合当地的发展规划和需求显得尤为重要,如哈国重视的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和乌兹别克斯坦“电力系统转型,实现稳定供电”项目等。结合当地项目的需求和特点,不仅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落实项目个性化实施方案,还需要积极制定产品和管理运营方面的标准细则,真正实现绿色合作本土化和标准化相结合。
三、论文发表重视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风险管理
重视绿色金融产品的开发和风险管理,确保绿色融资能力能够持续为绿色合作输送“血液”。这需要中方企业积极对当地金融和绿色合作市场进行充足调研,运用当地绿色经济发展过程中实行的财税优惠政策,同时利用细化操作流程、建立分析工具和运用金融保险产品等方式主动管控融资风险。
四、论文发表推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域内的广泛应用
推动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在域内的广泛应用,助力实现地区能源结构的合理布局与优化。中亚地区因地理资源禀赋特点,油气含量较高,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一直是中亚国家主要收入来源。油气贸易占主导地位不利于国家经济结构调整和形成合理的对外贸易格局,开发清洁和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中亚国家调整经济结构,也有助于实现生态环境的根本改善。
五、论文发表加强与其他多边平台的合作,助力绿色“一带一路”顺利推进
在绿色合作方面,中国与中亚国家间还应广泛借助多个现有的多边合作平台,主要包括亚投行、欧亚经济联盟、欧盟和上合等。随着中亚地区国家一体化趋势逐渐增强,多边合作机制效率有望继续改善和增强,域内多边合作平台效率的提高给中国在中亚地区推进绿色“一带一路”合作带来挑战的同时也意味着更大的机遇。为将中国与中亚国家现有绿色合作提质升级,应充分把握各多边机制的合作特点和优势,在秉持开放包容的合作态度的同时,坚持推动多边对话与合作,号召各方坚持共商共建,推动绿色合作成为多边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实现共享人类可持续发展的成果。
六、论文发表注重加强绿色合作人力资源机构的建设与合作
根据中国与中亚国家绿色合作发展现状,现阶段在绿色技术的研发与应用、企业管理及项目运营、监督及检测等方面绿色合作人才缺口较大。由于绿色合作存在技术性、前瞻性和复合性强的特点,合作过程中还经常出现技术难题需要专家和相关技术人员及时开展技术攻关工作的现象,对人才质量、专业人员综合素养和梯队建设、研发团队分工与合作等提出新的高水平要求,因此绿色合作人才的发掘、综合培养、语言技能和相关岗位培训需要合作各方协同合作和共同布局,才能兼顾人才培养、队伍建设、科学研发等多方面工作,为绿色合作提质升级做好智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