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米抗旱育种论文发表分析
提高玉米的抗旱性是国内和国外研究学者都普遍关注的问题,已经将其作为重要的基本指标。但是如何做好玉米抗旱育种工作,是我们需要不断考虑的问题,通过创新思维使用先进的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论文发表研究,从而完善育种工作实际应用的筛选抗旱种质的评价体系。
在水分胁迫的环境之下,玉米会展现出一定的抗旱性, 即通过玉米细胞在结构和生理生化过程方面发生变化后所产生的一种综合性表现。如果玉米的基因不同、生育时期不同,那么抗旱性所表现的效果也不同。要想对玉米的抗旱性进行全方面的评价,就需要我们利用多指标进行综合鉴定, 并且对于不同生育时期的玉米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
二、我国青贮玉米的育种现状
最早进行青贮玉米研究的是西方发达国家,我国研究青贮玉米的起步时间比较晚。在1997年,中国农业科学院从国外引入了墨白1号综合种进行研究,一直发展到今天,我国已经拥有非常多的青贮玉米通过审定,这说明我国的研究成果是非常成功的。我国主要使用的培育方法是自交系,非常常规,比如杂交选育、回交改良等,非常注重玉米的实际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培育玉米的性状。对于青贮玉米的培育效果是否优秀,我们主要是看玉米当中所包含的粗蛋白含量、酸性洗涤纤维含量及中性洗涤纤维含量。当拥有越多的粗蛋白含量时,我们就能提供给牲畜越多的蛋白含量。要想促进牲畜的消化吸收,就需要降低酸性洗涤纤维的含量。当青贮玉米当中的中性洗涤剂纤维含量越低,其可供消化的物质就越多。在诸多经过审定的青贮玉米当中,有将近一半的青贮玉米已经符合国家制定的一级标准。但是,青贮玉米的实际需求是比较特殊的,需要的性状比较复杂,导致其产量比较低。因此,我国必须要进一步研究青贮玉米的育种方法,从而培养出产量高质量好、营养含量多的品种。
三、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
在畜牧业当中,主要的饲养材料就是青贮玉米。将青贮玉米进行饲料制作时,主要是将茎叶或带果穗的整株玉米切碎加工并进行储存和发酵,再制成饲料。所以,我们在培育青贮玉米时要想使其拥有优秀的性状表现,不仅要保证玉米籽粒足够丰满,还应当重视秸秆的产量和质量。而且要想使牲畜能够吸收更多的营养,就需要提升青贮玉米的营养含量。在进行玉米培育时,主要是尽量提高玉米中的粗蛋白含量,并且降低酸性和中性的洗涤纤维含量,这样可以促进牲畜的消化和吸收蛋白。青贮玉米是牲畜的主要饲养材料,所以我们还需要提高青贮玉米的抗病虫害性能,在进行青贮玉米育种培育时,要针对这些方面加大研究力度。尤其是抗病虫害能力研究,千万不能被忽视,否则即使产量再高、营养含量再多的青贮玉米品种,在使用的过程中如果存在病虫害问题,也会严重降低青贮玉米的产量。
通过对青贮玉米育种目标的总结,我们可以分析出当前我国在培育时的具体目标,首先,要保证玉米有良好的种植产量,在乳熟期和蜡熟期含水量、干物质含量高;其次,要按照国家的一级标准进行青贮玉米的培育,尤其是控制好酸性和中性洗涤纤维的含量以及出蛋白的含量,而且要保证玉米籽粒和干物质含量能够满足国家的要求。最后,在收获玉米时,要使用机械技术,应当保证平均倒伏倒折率之和要小于8%。这些是青贮玉米的重要育种目标,在满足这些要求之后,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进行研究和发展,将赖氨酸、胡萝卜素及支链淀粉含量等纳入青贮玉米的育种目标当中,以期能培育出产量更高、质量更优、更适合牲畜使用的青贮玉米品类。
四、青贮玉米的育种方法
我国近年来的科学技术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但是在基因测序方面的技术仍然不成熟,没有被广泛应用在植被培育当中。对于青贮玉米的培育目标进行论文发表分析后,我们可以总结出培育目标是要获得更高蛋白质含量、较低酸性与中性洗涤纤维含量的玉米品种。所以,我们可以利用基因测序技术, 将其运用到青贮玉米培育当中。对青贮玉米的基因进行测序之后,将我们所希望得到的优良性状进行明确,利用转基因技术进行青贮玉米用粮品种的培育,这样能够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地研究出适合牲畜使用的青贮玉米。传统的培育技术针对性比较弱,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而利用基因测序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结合后,则能够有效地提高青贮玉米培育的针对性,缩短培育时间。但是,在国内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有很多的意见,并不能够被所有人接受,所以要想让更多的人民群众接受转基因技术,就需要我们利用转基因技术培育出良好的青贮玉米,这样才能消除人们对于转基因技术的误解。这一过程需要消耗很多的精力和时间,所以需要给予足够多的重视,避免青贮玉米的培育工作受到影响。传统培育技术拥有比较成熟的技术手段,但是针对性并不强,能够被人们普遍接受,而且在拥有良好青贮玉米品系的前提之下,我们能够降低青贮玉米的论文发表研究难度。在传统的培育过程中,可以总结出丰富的经验,进行青贮玉米杂交时,应当利用“高大严选,逆境鉴定”的选系办法,这样可以有效提升青贮玉米的杂交选系效率。所谓的“高大严选,逆境鉴定”,只能是选择种植密度较高,而且群体性较大的玉米品种。还需要选择抗倒性比较低的玉米品种,进行鉴定时,要将不同的品种放在不同的环境下。如果玉米受到病虫害的影响,则还需要进行人工鉴定,这样才能提升其抗病虫害的能力。
青贮玉米的收获时期非常重要,是有着一定的论文发表要求的。因为进行青贮玉米品种的培育,不仅要考虑到玉米果实的质量,还需要重视玉米秸秆的质量,因此,最好是在玉米进入乳熟期和蜡熟期之间收获。在这一时期所收获的玉米拥有很好的果实质量和秸秆质量,并且营养成分非常高,拥有比较低的木质素含量,而且含水量、干物质含量都是青贮玉米作为饲料使用的最佳时期。牲畜吃了这一时期的玉米会消化得更快,吸收更多营养。
青贮玉米品类的选择非常重要,培育良好的青贮玉米品种,能够提升青贮玉米的蛋白质含量,并加快牲畜的消化速度。对国外青贮玉米培育情况以及国内青贮玉米培育情况进行分析后,我们认为,需要把对粮饲两用的玉米品类进行培育,这种品种的玉米不仅能够当作饲料进行使用,还能在存储之后供给人们使用。当作粮食使用的青贮玉米拥有更加饱满的果实,而且产量较高,有很好的营养效果,这种品种的秸秆比青贮玉米的秸秆质量更加优质。
相关热词搜索:农业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