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发表科研成果的话,可通过出版学术著作和在专业学术刊上发表论文这两种形式。站在传播学的角度来说,以上两种形式侧重点不同,还是有所区别的。学者会根据公开发表研究成果的目的去决定哪种发表方式更为合适。那么出版学术著作和专业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到底有什么区别呢?以下将为大家进行简单的介绍。公开发表科研成果的意义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传播意义,另一方是公式意义。出版学术著作的侧重点在于传播,而专业学术刊物侧重点在于将研究成果公示。
科研是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同时还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然而,科研成果在具备以上两种价值的同时,并不是一定具有传播价值。特别是一些研究成果不太为人所知,对此读者是否愿意读,是不确定的。
然而科研成果要实现社会化,因此需要通过某种形式将科学成果公示出来。
公开发表科研成果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因为科学研究实际上是很个人化的活动,所以要使科研成果实现社会化,被社会监督,被社会检验是必不可少的。从公示的角度上说,发表科研成果最主要的载体还应专业学术期刊。因为专业学术期刊的读者比较固定,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科研成果的传播危机,不会因为某个文章传播能力比较差影响到发行。如果要通过学术论文去公示研究成果,就要根据学术论文的基本学术规范要求:阐述清楚作用所研究的问题,如何开展,有何发现。
对于学术著作而言,主要以表达作者的思想为主,其主要目的为传播,而不是公示。图书是读者以花钱的方式来买自己想要的知识,因此这也体现类学术著作的传播价值,学术著作的传播价值就是看读者是否愿意花钱买你表达的思想。图书作为深阅读的工具,可以将与作者进行心灵沟通和更深入的思考空间提供给读者。图书内容的工信力一直都是图书的核心竞争力所在。只有图书呈现出来可靠且有用的知识,才会让读者愿意花钱去买,所以,学术著作一定要具备以下几点:首先,要具备思想性;其次,要具备资料性;最后,要具备可读性。
相关热词搜索:学术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