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智能变电站运维要点
为有效消除智能变电站运维隐患风险点,必须按照要求做好智能变电站运维工作,把握好其中的运维要点。首先,在日常巡视管理方面,如果智能变电站可以实现状态可视化,则应优先使用远程巡视的方法,辅助使用现场巡视方法,适当地延长现场巡视周期。对于不满足远程巡视条件的智能变电站,应按照常规变电站的巡视方案开展日常巡视管理,以现场巡视为主。另外,在电网或设备处于异常运行状态时,应优先使用设备远程巡视方法。其次,按照论文发表要求做好电子式互感器巡视、保护设备巡视、交换机巡视、监控系统巡视、合并单元巡视、智能终端巡视、一体化电源巡视。例如,在电子式互感器巡视中,应坚持以现场巡视为主,观察电子式互感器是否存在损伤、闪络、异常发热、锈蚀、异味的现象,观察采集器,是否存在积尘、告警的问题,确保箱内无进水、潮湿和过热的现象,如果是有源式电子互感器,则要重点检查是否存在供电电源的异常;进行交换机巡视时,以远程巡视为主,辅以现场巡视;在远程巡视时,查看智能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网络通信是否正常,检查网络记录仪有无告警;在现场巡视时,主要查看智能变电站内的各种设备外观是否正常,要求温度正常、外观正常、电源正常、运行指示灯正常。最后,要做好智能变电站内设备的操作,包括顺序控制操作、压板操作,全程确保各项操作的安全与有效。
二、应用变电站环境智能采集系统
在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过程中,设施设备对环境指标有非常严格的要求,温度和湿度过高不利于设施设备的安全运行。当智能变电站的温湿度过高时,供电设施设备主要会受到4个方面的不利影响:①空气的绝缘性能会明显降低。②绝缘材料表面若是附着空气中的水分,则会降低电气设备的绝缘电阻,如果空气中的水分附着在积灰、积尘的部位,绝缘电阻会更低,容易出现绝缘击穿的事故。③长时间处于潮湿环境中,易导致电气设备的导电金属、金属外壳出现锈蚀,电气设备的性能大受影响,使用寿命也因此缩短。④智能变电站的内部和外部温差较大时,电气设备的表面会凝露,当电气设备的内部场强分布不均时,便可以引起局部放电。
针对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对温湿度的严格要求,为有效防治所存在的隐患危险点,可以应用变电站环境智能采集系统,其应用优势明显高于传统人工巡检方式。例如,在应用变电站环境智能采集系统的过程中,可以进行智能运维大数据论文发表分析,精准定位所存在的异常站点,提前消除所存在的隐患风险点,避免因为温湿度变化所导致的安全事故。在功能方面,变电站环境智能采集系统可以实时监控分析各设备房间的湿度和温度,并可以在房间内设置温湿度阈值,超过温湿度阈值即可以发出预警,以往易出现的电气设备绝缘性能降低的风险、凝露风险均可以被有效消除,更不易出现故障跳闸情况。基于信息技术和数字技术,当前所应用的变电站环境智能采集系统已经成熟,该系统可采用智能传感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物联网的使用为例,可以借助物联网进行环境监测数据的实时上传,对智能变电站内的湿温度进行24h监测,即便是出现风险故障,也可以控制在小范围,确保智能变电站内供电专业设备的安全平稳运行。工作人员在接收到环境温湿度异常报警后,可以立即采取措施,例如,开启室内通风系统或制冷系统、启用加热器及除湿机,也可以将故障信息报主控室,或者报备分公司调度。通常情况下,智能变电站的设备用房环境湿度应低于75%,如果超过65%,则要提前启用加热及除湿机;而如果环境湿度不足60%时,则要及时停用加热器及除湿机;如果智能变电站的房室内温度在35℃以上,则要及时开启通风系统或制冷系统。
三、推行“联合巡检”模式
为不断提高智能变电站的运维管理水平,有效消除所存在的隐患风险点,应注重智能运维系统的应用。当前所使用的智能运维系统具备良好的“联合巡检”功能,所拥有的优势集中体现在4个方面。首先,借助“联合巡检”功能,可以将在线可视化监拍系统、高清摄像头、辅控系统的优势加以整合,实现远程控制和在线监测,实时监测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隐患风险点,可确保智能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其次,在“联合巡检”功能的加持下,智能运维系统一方面可以监测常规设备区域,另一方面可以实时监测密闭空间内的设备,实时掌握运行过程中的情况,可以实现设备巡视全覆盖。值得一提的是,将光纤传感器布置在变压器内部,可以实时显示变压器的局放、振动、发热异常信号。再次,借助“联合巡检”功能,运维人员可以一键启动或关闭巡检任务,常有的是熄灯巡检、例行巡检、特殊巡检,系统接收到巡检任务后,可以根据巡视点位顺序实时扫描,并实时、自动地生成巡检报告,真正意义上动态掌控智能变电站的设备运行状态。最后,借助“联合巡检”功能,可以实时监测智能变电站和输电线路的运行情况,往往可以实现全线路、无死角监控,能够确保智能变电站输电功能的有效发挥。因此,在后续的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为更好地防治隐患危险点,要极力推行“联合巡检”模式。
四、采用“智能管控”手段
对于智能变电站运行过程中的隐患风险点,必须实施全过程的管控,发现隐患风险点时要及时处理,始终保障好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目前,“智能管控”手段主要是消除运维人员的隐患风险点,以此达到安全保障的目的。例如,当智能变电站内的运维人员摘下安全帽时,通过“智能管控”手段可以对此发出警报信号,提示运维人员及时戴上安全帽。采用“智能管控”手段,犹如为智能变电站装上了“天眼”,借助图像智能论文发表分析技术、人脸识别技术、空间精准定位技术,可以对智能变电站的运维人员实施全过程的安全管控,有效保障运维人员的人身安全。除此之外,目前的智能变电站内开始应用“变电信息综合处理”模块,其优势在于具备图像智能分析识别技术,智能变电站内或外部的烟火、异物风险均可以被及时发现,并可以及时对所发现的隐患风险点自动告警,可以判断故障风险点的发展趋势,从而实施早期的防治,对提高智能变电站的安全运行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关热词搜索:电力论文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