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电网故障情况概述
某区域电网2018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为32.18%,2019年配电自动化覆盖率为51.41%。2019年中压停电故障共计42999起,其中架空线路故障14350起,客户设备故障出门5830起,跌落式熔断器故障3875起,配合低压设备故障抢修停电1907起,配变故障426起,柱上开关类故障246起,电缆线路故障150起,环网柜故障50起。2018年、2019年各地区中压故障率及分布对比见表1。
由表1可以看出,随着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的增加,中压故障率也在逐步降低,可见配电自动化对配电线路供电可靠性的影响。
二、数据采集
配电网是相对复杂的系统,其中涉及多种设备和技术,因此,配电网中任一设备或环节出现故障,整个配电网络都可能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有的时候一环节出了问题,后续的各个环节都会接连受到阻碍。因为配电网络在自动化运行的过程里,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为了更好地采集、收藏与处理期刊发表信息。那么网络的基础功能就是数据采集,采集配电网络在供电运行以及发生突发事故时的实时进展、状态。测试各项指标,全面的分析可有助于调整配电的方案,根据数据的变化与数据分析之后得到变化趋势,能够及时地发现故障隐患发生的原因与位置,更大程度上减少了配电网络设备的出错率与损坏率,降低了风险事故的发生概率,提升了事故处理的速度。
三、远程监测及故障隔离
配电网故障实时监测系统的主要功能就是对整个配电网络当中可能发生故障的区域进行实时的监测,以及定时勘测出现故障的位置,并向上级汇报。远程故障实时监测设备是长期运转的,其主要包括了传感端、总控中心、通信通道等组成部分,传感端之上有具备探测功能的探头,这些灵敏的探头可以有效地检测到故障发生的区域,其检测数据仍然是以电流为主,只要电路产生异常就能够探测到。这些远程监控设备不论在何种情况下,都可以有效地发现系统故障,引起电流的异常后,监控探头就会向外扩充,将自己获取到的异常故障数据及时上报给总控制中心,总控制中心在接收到较为异常的数据信号之后还需要进行核对与期刊发表分析,将间接接收到的或直接获取的数据参数判定为将异常信号后,要对异常信息进行保存,根据这些信息的物理节点找到其所存在的地理位置,针对性地解决所存在的故障。专业的工作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内快速地找准问题的主要原因,对异常信息进行比对,为后续的电力控制信息管理的工作提供了更加坚实的基础。
四、电力调节
由于居民用电存在用电高峰和低谷两个时期,用电波动较大,因此,借助配电自动化技术可以有效改善配电网络拓扑结构,优化配网潮流,达到降低网络损耗,提高供电效率的目的。用电低谷时,则需要控制能源的异常消耗。利用配电自动化技术能够对运行参数进行采集、分析和期刊发表整理,综合研判配电网运行产生的电力损耗,根据结果分析形成优化配电网电力供应的策略,达到降低非必要的电能消耗的目的,维持配电网良好的运行状态。配电自动化技术不仅保障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还基于配电网用电高峰背景,依据用户用电需求,对电力进行有效调配,有效缓解配电网供电压力。
相关热词搜索:电力期刊发表